那些至今依舊處於演繹之外的空白區域,依然是佔比最大的。
不過,有些遺憾的是,這三千多本典籍藏書中,資訊的重合度比較高。
雖然這些典籍藏書出自不同勢力,但他們描述的物件,基本都是以碧血原周邊的那些二階煞脈為主角。
出現大同小異的記錄也是難免。
這多少有些降低了閱讀的效率,永珍演繹的經驗提升也因此有所打折。
不過,即便有所欠缺,但用這種方法獲取經驗的效率,也遠非煉製靈傀時每天兩三百點經驗可以相比的。
直到十二月初十,用了整整二十五天時間,孟周才將這三千多本藏書完全消化。
永珍演繹因此收穫了整整四萬八千點經驗,相當於平均每本典籍藏書只給他帶來了十幾點經驗收益,和剛開始一本典籍就能給他五十點經驗相比,降低了不少。
這裡有藏書資訊重合度高的原因,也是因為,隨著永珍演繹能力的不斷提升,它捕捉、歸納、演繹資訊的能力越來越高效,單位資訊量能夠給它帶來的經驗會越來越低。
與此同時,隨著他閱讀的書籍越來越多,不同書籍中能夠給他帶來的“新資訊”會變得越來越少。
有時候,一整本書讀下來,真正對“永珍演繹”有用的資訊或許就那麼幾頁幾段,都是有可能的。
且這種現象還會隨著他閱讀的典籍越多變得越明顯。
無論如何,這四萬八千點經驗的到手,永珍演繹完成了大成之境的積累,晉入大師。
“永珍演繹大師9000/120000”
……
也是在這一天,按照約定,闞越送來了新整理出來“新聞玉簡”。
以後,每個月的這天,闞越都會給他送來這樣兩枚“新聞玉簡”。
孟周大約掃了一眼,其中資訊雖然依舊龐雜浩瀚,但相比於上一次,卻還是明顯變少了許多。
因為孟周特意叮囑過,所有收錄進入玉簡中的資訊都需要過濾一邊,儘量避免錄入重複的內容。
在開始吸納這些玉簡中資訊的時候,孟周忍不住心中感慨。
他嫌碧血軍提供的那三千多本藏書資訊重合度高,但事實上,與這兩枚玉簡中的內容相比,那些典籍中的內容文字全都是經過極度精簡壓縮之後的“高濃縮資訊”。
與之相比,兩枚玉簡中的資訊,才是真正的大水漫灌。
兩者資訊的承載量,就如同文言文與網文的區別。
不過,這也有個好處,就是消化起來更加順暢。
……
十二月十五,上午。
孟周土遁離開了庭院,去履行與碧血軍的合作約定。
孟周先是完成了對三十位築基,以及三十位練氣修士的治療。
單從這一資料,就可以看出,自從與他這位“葛先生”建立起更穩定的合作關係以後,碧血軍向煞脈用兵的戰略以及具體戰術都變得更激進了。
現在又沒有什麼意外的獸潮侵襲,距離九月底那次治療至今也才三個月不到,這麼短時間內就積攢了三十位築基傷患。
而且,能被送到他這裡來享受治療服務的,那傷勢就不可能輕得了。
要是往日裡碧血軍都是這麼玩的,碧血原哪裡還能堅持到現在,早就自個兒把自個兒給玩死了。
現在這情況只能說明,有了自己這個超級奶媽後,他們有恃無恐了。
對此,孟周倒也沒有說什麼。
這種戰略戰術上的變化,當初答應雙方合作時,孟周就已經考慮到了。
只要他們不是故意把自己搞廢來自己這裡蹭治療,這種因戰略戰術調整而出現的傷患增加,還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最多也就將每年一次的治療變成四次而已。
而這次隨行的三十位練氣傷患,絕大部分都是陳年舊傷。
不過,這些人雖然在練氣修士中也都是佼佼者,但平均質量相較於上一批還是要略差一些。
有四人在傷愈後都選擇了衝關突破,但除了一位成功外,其他三位都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