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越將兩枚玉簡遞到孟周面前。
孟周神識掃入其中,心中便已瞭然。
其中一枚玉簡,記錄了大量三川塬之外的各種資訊。
而另一枚玉簡,則記錄了發生在三川塬之內的各種資訊。
任何一枚玉簡中承載的資訊量,其繁瑣龐雜,都超越了孟周此前閱讀過的那數百本軼聞筆記。
孟周已經忍不住想要享受一頓“盛宴”了。
不過,闞越難得過來一次,孟週一邊請茶的同時,一邊詢問三階大陣的佈設情況。
自從當日闞越領著青玄宗的一些專業人士來他這靈田中轉悠了一圈,在地下埋入了五件異物作為陣法節點,之後就一直清閒安靜,再沒人上門打擾。
而除了埋入異物,異物與地脈靈氣相合之時靈田區域的靈氣發生了一些轉變之外,也再沒有更大的動靜,一切都彷彿停滯了一般。
實際上,大陣的佈設工作,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而隨著闞越將今年以來跟隨青玄宗專業團隊的所有見聞分享出來以後,孟周結合自家靈田,以及透過月鏡對周邊其他靈田以及未開荒之地的觀察,再加上他在陣道之上的造詣,也清楚的知道了是怎麼回事。
雖然翠玉湖的升級和三川塬的升級都是由青玄宗主導完成的,但兩處靈脈的升級,用的卻並不是同一套方案。
——不只是因地制宜的細節改動,而是核心思路就完全不同。
對翠玉湖的靈脈升級,經孟周的提煉,其核心思路是“提煉”。
翠玉湖的廣袤水域中,蘊藏著充沛的靈氣,將這些靈氣進行充分的激發,並加以提煉,便足以在翠玉湖造就一片可持續的三階靈地。
而三川塬的靈脈升級,青玄宗給出的核心思路是“引導”。
因為先天條件,三川塬在藏蓄靈氣方面,即便已經經歷了多次成長,都遠不能與翠玉湖相比。
若將擁有廣袤水域的翠玉湖當成先天就能藏蓄大量靈氣的“窪地”,那三川塬就是一片“平地”。
但神奇的地方在於,隨著三川會這幾年有意的引導,以一座座靈田為節點,人為製造了一個遍佈整個三川塬的靈田脈絡。
這些靈田脈絡的出現,加速了靈氣在整個靈田脈絡之中的流動。
而另一方面,這些靈氣在靈田脈絡中的流動,又促進了靈田脈絡的更進一步完善。
兩者是個彼此促進,相輔相成的關係。
這就像是原本一片“平地”的三川塬,出現了密佈縱橫的淺溝,原本散漫於各處的靈氣,如同流水一般,開始有規律的沿著這些淺溝流動。
這些淺溝也在這過程中,不斷的被拓寬、被加深。
青玄宗的方案就是因勢利導,將這些“溝壑”固定、並進一步加深成為永久性的“河床”,以這樣的方法,完成三川塬的靈脈升級。
且在促使三川塬靈脈升級成三階靈地的同時,對三川塬本身的靈脈特點也沒有抑制妨礙,反而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加強。
當然,這兩種方案,不能說孰優孰劣,對兩處靈脈來說,都是最合適的方法。
透過對這兩次靈脈升級的分析和思考,孟周也不得不對青玄宗在陣道領域表現出來的實力表示歎服。
而在更仔細的分析對比之後,孟周還有一些有趣的發現。
青玄宗用在翠玉湖的方法,最大的特點就是效率快,一旦方案確定,且有充足的資源跟進,用不了太久時間,就能完成三階大陣的佈設,讓靈脈成功升級。
事實也確實如此。
據孟周所知,升級翠玉湖靈脈,從正式開始到靈脈升級完成,總共沒用到兩個月時間。
與之相比,三川塬的靈脈升級,耗時就要長久許多。
既然要因勢利導,那自然就要與三川塬本身的靈脈特點打配合,不能用強。
按照青玄宗給出的時間表,整個升級過程,需要一整年的時間。
從今年初開始,到明年初結束。
前者快,後者慢。
但前者消耗的資源更多,而後者消耗的資源更少。
而這些特點,居然恰好和青玄宗彼時的需求暗合。
改造翠玉湖靈脈的時候,青玄宗要的是立刻出成果,快刀斬亂麻,且要藉機對青玄域內紛雜的勢力進行“粗暴”的梳理,“大出血”就是一個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