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靈髓的效果徹底耗盡,二十九株靈植內部的靈性生機重新恢復穩定之時,每棵靈植都已經在二階中品完成了大半年的積累。
“一滴完整的生靈髓,基本可以讓二階下品靈植完成四年左右的生長積累。”
心中如此分析著,孟周又取出二十九滴生靈髓,再次分別投餵給二十九棵靈植。
隨著生靈髓的融入,二十九棵靈植內部的靈性生機再次沸騰起來,開始極速的生長。
待它們內部的靈性生機再度恢復穩定,每棵靈植都再度完成了兩年的生長積累。
只需要給它們再來一滴,這些靈植就能夠提升到二階上品。
孟周看了看納空葫蘆中剩下的二十滴生靈髓,卻沒再繼續,將墨綠葫蘆再度收入丹田之中。
處理完這一切之後,對於接下來的安排,孟周心中考慮了一陣。
“一鼓作氣,繼續劍道參悟吧。”
隨著御劍三十六式的圓滿,劍道真解中的“御劍篇”已經被孟周悟了個通透。
接下來,當然就是要主攻“意劍篇”。
相比於御劍篇,意劍篇更難琢磨一些。
但孟周也有自己的優勢,其中一方面,當然還是那三門圓滿的御劍之術。
無論是影殺劍典中令飛劍潛息匿蹤,在陰影中跳躍,於光影中游走,以及附帶侵蝕性極強的陰影傷害;
還是分光化影的劍光分化,截山分海中的虹光巨化。
都包含了“意劍篇”中闡述的內容。
意劍太玄,用更簡單明白的話說——“你想讓你的劍術具備什麼樣的特質”。
什麼特質不是重點,“你想”才是。
說得玄一點,這是修行者的主觀意念的具現。
當然,意劍篇不是這麼闡述的,遣詞更加玄妙,也更加符合此界修行特色,比如其中提及的“劍意”什麼的。
不過,經由孟周的消化理解,就是這麼回事。
意劍篇中所謂的劍意,其實孟周早就有掌握。
比如他將影殺劍典修煉到大師之後,可以在簡單的御劍攻擊中附帶上侵蝕性極強、極難拔除的陰影傷害,就可以說是掌握了“陰影劍意”。
而當他將這門御劍術修煉到圓滿,陰影傷害甚至可以滲透到識海神魂層面,已經具備了針對神魂的打擊,這相當於是將“陰影劍意”修煉到了化境,掌握了“陰影劍道真意”。
可以說,任何一門御劍術,修煉到大師層次以上,都會自然而然的掌握“劍意”,若是將這門御劍術修煉到圓滿,那就是掌握了“劍道真意”。
當然,若是有劍道悟性超卓之人,也可能在大成或者小成階段便領悟到相關“劍意”,提升相關御劍術的傷害,這也是有的。
不過,這種情況孟周自己倒是還沒有遇到過,不是他的劍道悟性太差,而是他的進步太快。
當他將一門御劍術學習入門,那距離圓滿也就不遠了。
所以,透過對這三門御劍術的“劍道真意”的領悟,對孟周徹底掌握“意劍篇”,同樣是極有幫助的。
而除此之外,除御劍術之外的其他大量圓滿技能,同樣讓孟周窺見了種種“真意”。
這對他領悟“意劍篇”,同樣幫助極大。
就這樣,孟周全身心的沉浸在對意劍篇的參悟之中。
他也經常與外界飛識溝通,瞭解三川塬的動態。
經歷了最初的詭異寂靜之後,二月的三川塬,居然變得正常起來。
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
當然,也不是真的什麼變化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