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都是殘缺靈體,但相比於另外兩個,這一個的殘缺程度卻格外嚴重。
磁鐵固然對鐵有極強的吸引力,可若磁鐵本身太小,那吸引力自然也不會大到哪裡去。
因為這樣的考慮,孟周對接下來的時間安排也就變得明確了。
盤坐在雅舍屋簷下,在嫋嫋升騰的茶香氤氳之中,孟周手中多出了一枚玉簡。
《劍道真解·築基篇》
這是丹器宗為本命法器乃是飛劍的築基門人準備傳承,對現在的孟周來說,正好合用。
這枚玉簡中,並沒有記錄諸如影殺劍典、分光化影、截山分海這樣具體的御劍之術。
但在仔細通覽了一遍之後,孟周認為,其中實則蘊藏了海量的二階劍術。
只不過,都“藏”得非常深罷了。
他此前修煉的三門二階劍術,就像是三顆明明白白展示在他面前的寶石,他要想得到它們,要做的就是走到對應的寶石邊,並彎腰蹲下撿起來這個過程。
而《劍道真解》則如同一座寶山,唯一確信的一點是,裡面埋藏著許許多多的寶藏,但具體埋在何處,到底埋了些什麼,就要靠每個入寶山之人自己去挖掘。
這挖掘,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對劍道的敏感度。
對孟周來說,他現在雖然距離完整的天生劍體還有很長的距離,但即便是殘缺的劍體,也足夠他躋身於築基層次的劍道天才之列。
三門二階劍術修煉到圓滿,就是他最好的“尋寶工具”。
……
劍道真解,具體分成兩篇。
一為“御劍篇”、一為“意劍篇”。
御劍篇又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詳解了所有基礎御劍架勢,刺,斬,劈,挑,撩,攪,封,點,崩,截,掛,雲,抹……等等。
第二個部分,則將築基階段的所有御劍術盡數歸納在了三個具體的框框裡。
“御劍化絲”、“御劍化虹”、“御劍化氣”。
仔細參悟之後,孟周赫然發現,影殺劍典,是可以放進“御劍化絲”這個框架裡的。
而無論是分光化影、還是截山分海這兩門御劍術,則全都在“御劍化虹”的大框架之下。
之所以會呈現出如此迥異的效果,則需要參照“意劍篇”一起參悟。
若說御劍篇的內容,全都是圍繞“飛劍”這個核心展開。
那麼意劍篇則剛好相反,完全脫離了具體的“飛劍”。
意劍篇的核心,是教人參悟“意”——劍道真意。
劍道真意,從來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修行者在行道路上對萬事萬物的感悟,透過劍這個具體的載體表達出來。
劍道真意,從來不拘泥於任何形式,凡是有感,皆可抒發。
若將“意劍篇”與“御劍篇”全部解通悟透,任何一門二階御劍術,都可被輕易拆解,直視其核心本質。
從此,修煉任何一門二階御劍術,都可手到擒來。
不僅如此,還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創造出一門完全適合自己心意的御劍之術。
當然,這難度,遠在修成一門具體的二階御劍術之上。
但若在修煉二階御劍術的過程中,與這門劍道真解相互印證,那麼,不僅對這門御劍術的掌握會更快,而這種快速進步,同樣也會反過來加速修煉者對劍道本質的感悟。
參悟這部劍道真解,孟周有個巨大的優勢,就是三門已經被他修至圓滿的御劍術。
他可以透過對影殺劍典、分光化影、截山分海這三門圓滿劍術的自由拆解組合,與劍道真解相互印證,加速他對其中精髓的汲取吸收。
在這樣的參悟中,時間過得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