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周看向個人資訊,已經有了新的內容。
【技能:龜甲木靈盾入門10/50】
【職業:制器師一階5/100】
孟周將龜甲木靈盾的最後一個繩結解開,輕輕一抖,龜甲木靈盾消失不見,再次變成一根長僅米許的細繩。
他就要繼續編織攢經驗,忽地心中一動,取出翡玉蝸殼中剩餘的五份一階上品木系靈材。
當初,他為白丫準備了二十五份一階上品木系靈材,她食用了二十份。
因再不能供她下一步成長所需,便沒再繼續食用,最後五份便剩了下來。
他將其中一份靈材握在手中,默默感受其中分佈的靈性,也憑著手掌敏銳的觸感,感受這獨屬於這一根木系靈材的木質紋理。
某一瞬,體內氣血之力輕輕鼓動吞吐,透過手掌度入靈材之內,一放即收。
下一瞬,他鬆開了手,原本一根完整的木系靈材,被震散成一根根比牙籤還細的木質纖維。
這對任何一個武道宗師來說,都不是難事。
真正顯出他本事的,是封存於木系靈材中的靈性依然完整的封存於一根根木質纖維中,沒有隨著整份靈材的破碎而流失散逸。
這是因為在他用勁的瞬間,他準確的把握到了這份木系靈材中靈性的流動分佈,並將自身勁力準確的楔入其中。
孟周將這些變得柔軟的木質纖維十根合為一股,三股合為一繩。
大概過了一個小時,在不破壞靈材靈性的情況下,他將一根木系靈材變成一條蘊含木系靈性的繩索。
只一上手,孟周就感受到其內部的靈性分佈。
但相比於繩靈白丫,卻又感覺生疏粗糙了很多。
他用白丫結繩已近十萬遍,自信可以透過結繩之法對其任意擺佈,精準操控,可對面前這根長繩,他卻只能感受到個大概。
他開始用這根繩編結起來,還是龜甲木靈盾。
很快,孟周就感受到了不同。
若說使用繩靈白丫編織,就像是喝一杯絲滑綿醇的奶製品,身心都是愉悅的。
而用這根繩編結,就像是在硬喝一杯工業廢水,不僅身體難受,心理上同樣各種不時,磕磕絆絆,就沒有順暢的時候。
而且,其中靈性還含有不少雜質,借鑑煉器手法中提純的思路,他用繩結之法對其進行柔化調教。
從外觀上看去,就是他在編結龜甲木靈盾的過程中,總會將繩索彎來折去編成其他形狀又解開。
“哦,這一步錯了……”
剛編結完一步,孟周感受到其中靈性,沒有完全按照預期中展開。
他便將這已編結的繩索解開,退回到前一步,重新編了一次。
“嗯,就是這樣!”
孟周點了點頭,開始繼續編結。
這種“悔改”不止一兩次,而是經常性的。
有時候甚至不是悔改一兩步,而是要悔改到十幾步之前。
“過程可逆,這應該是這種制器方法相較於常規煉器方法的最大優勢吧?”
借用火焰和煉器爐,整個煉製過程是不可逆的,不存在“悔改”一說。
煉廢就是煉廢,一步走錯,就前功盡棄,難以為繼,必須準備材料從頭再來。
而哪怕是同一種材料,只要不是原來那份,都是有很大不同的。
每一種都有細微不同,所有主材輔材合在一起,差別就大到不可忽略了,這也是再厲害的煉器師、煉丹師都不敢保證百分百成功率的原因。
但用編結之法就避免了這個問題,走錯一步,完全可以退回去重來。
而隨著反覆嘗試,越來越熟,出錯失誤的可能性也就越來越低。
與之相比,尋常煉器為了調理材料的靈性狀態,還需要用到許多輔材,而用這種編結制法只需一根繩“一以貫之”即可,都顯得不是那麼重要。
這些,都是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