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手上這個編織物,卻氣韻鬆散,滯澀不通。
說散吧,它本就是一根完整的繩。
可說完整吧,卻各處是各處,根本沒有一點神整形凝的氣韻。
“要是這就能把制符之法用繩結之法復現出來,那才是有鬼呢。
要是這麼簡單,繩結師的傳承又何至於這般艱難?”
“一個是二維平面,一個是三維空間。
生搬硬套制符之法,豈不是緣木求魚?”
孟周心中反思,雙手十指翻飛,一種繩結之法便在手中迅速成型,其形狀恰與其中一張拓印石刻圖一模一樣。
但,孟周只是拿著手中繩結稍稍變化了一個角度,就忽地面目全非,與百張拓印石刻圖都不相同,給孟週一種強烈的陌生感。
原本,可以用符道知識去觀看,至少有八成區域他是明瞭的,只有兩成區域是迷霧,難解其意。
可現在,可用符道去理解的區域只有四成不到,其他結構,全都難解其意。
而孟周拿著繩結的手卻沒停,還在慢慢轉動著,角度不停地變化著,呈現在他眼中的結構也隨著這般變化而流動。
每一種,都充滿了陌生感,也充滿了新鮮感。
而任意一種繩結之法,都有無數個觀察角度!
每一種角度,都能擷取出一個獨一無二的二維平面。
若是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別說一百種繩結法,便是一種繩結法都夠他扎進去研究一輩子。
這,顯然是走入了誤區!
“去關注線條和結構,就是走入了誤區,在二維符紙上,它們或許很重要,甚至是制符成敗的關鍵。
可若在三維空間中,這些都是旁枝末節,保持神韻上的一致,使氣韻貫通,才是關鍵。”
如何做到?
繩結百法便是答案。
帶著這樣的明悟,孟周手握細繩,十指再次編結起來。
這一次,速度慢了很多。
很快,一個看上去與清潔符沒有絲毫關係的疙瘩結出現在孟周掌中。
他握著一根繩線,輕輕催動法力,法力就像電流,順著繩線在這疙瘩結中流淌而過,當法力從另一端流出之時,已經轉化成了一股靈流。
這股靈流在孟周身周盤旋一圈,帶走塵埃雜質,而後沒入地面消失不見。
那效果,和使用清潔符一模一樣。
孟周看向個人資訊中職業一項。
原本“制符師一階98/100”的資訊,變成了“符陣師一階80/100”。
直接從一階上品制符師變成一階上品符陣師。
可關鍵在於,到現在為止,孟周連一種符陣都沒有掌握呀。
不過……
孟周看向手中這疙瘩結,喃喃道:“這應該算是一種清潔符陣吧?”
於是,孟周豁然明悟,制符師和符陣師的區別,就是讓思維認真完成了從二維到三維的轉變。
這可是升維,從下而上,難怪複合型職業者那麼稀缺。
可對他來說,情況卻像是反過來,從上而下。
“這算是降維學習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