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我們邊走邊說!”
哈雅公主口才了得,加上心情很好,一路上眉飛色舞談笑風生,讓蘇曉寧聽得入迷。
原來安迪美聖女不是佛教的聖女,佛教也沒有聖女一說。
兩千多年前,這片土地也有自己的信仰,安迪美聖女接納了佛教在沙拉酋王國傳教,所以寺廟就以她的名字命名。
本土人把安迪美聖女當成女性的典範加以崇拜,哈雅公主就毫不隱瞞說:
“我的偶像就是安迪美聖女!”
婚姻都是一件人生大事,而擇偶的標準則是婚姻幸福的關鍵。
在沙拉酋矇昧時代,大多數婦女擇偶的標準是金錢。
當時由於婦女沒有社會地位,許多婦女都希望嫁給有錢人,哪怕歲數懸殊再大,因為只要嫁給了有錢人,一生的幸福就有保障。
而安迪美則不一樣,她的擇偶標準是知識、信仰和品德。
當時有許多著名信徒向安迪美的父親提出與安迪美結婚的請求,都被以各種理由婉言謝絕。
直到有一天,虔誠的信徒阿里在朋友們的的鼓勵下,鼓足勇氣來到安迪美面前求婚,安迪美問他哪裡來的底氣?
“因為我有信仰、知識與品德。”
於是安迪美聖女就高興的答應了。
當時的教會規定,在婚姻中,男方應向女方交付一定的聘禮,以表示自己對女方的誠意,聘禮的多寡視男方的經濟能力而定。
當安迪美同意阿里的求婚後,她父親就問阿里:“阿里啊!你有什麼東西可以作為聘禮?”
阿里立即回答說:“我只有一把寶劍,一匹馬、一件鎧甲,還有一頭幫我在果園中澆水的駱駝。”
聖父說:“寶劍和戰馬是你必須用的,你要用它保衛神的正道,與多神教徒作戰。
那頭駱駝,你要用它拉水澆灌果園,那就用那副鎧甲作為聘禮吧。”
阿里聽到聖父同意這門婚事,感到非常高興,立即把鎧甲賣了,換得480個“比特幣”交給了聖父作為給安迪美的聘禮。
聖父把阿里的聘禮480個“比特幣”全部買成嫁妝。
聖父給安迪美的嫁妝總共只有16樣,一件襯衫,一頂戴頭,一件長衫,一床用大棗樹葉編織的草蓆,一張床,一個磨等。
新婚夫婦的生活過得很甜美,但是也十分艱苦。
阿里給人擔水掙點力氣錢,安迪美聖女給人磨糧食掙點加工費,倆人都很辛苦。
安迪美聖女天天推磨,兩隻手上起了許多血泡,阿里擔水回來,常常累得胸口痛。
雖然家境貧寒,房屋簡陋,一無所有,但她非常知足,並盡心盡力地操持家務,儘自己的一切努力幫助丈夫的事業,讓丈夫感覺到家庭的溫馨。
正如經書上所說:“他從你們的同類中為你們創造配偶,以便你們依戀她們,並且使你們互相愛悅,互相憐恤。”
安迪美與阿里正是這節經文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