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羊獻容對陳安處理手段也感覺到滿意,多少算是認可了這一股力量。
但問題是人手中有了權利野心就會出來,尤其是這亂世,對從強豪一路成長為一路小諸侯的陳安來說,讓他完全臣服羊獻容是不現實的。
而羊獻容身邊有匈奴勢力與遊子遠為代表的漢人世家,所以多少有點成了聽宣不聽調的諸侯,當然某種程度上喊來說,陳安本身更多也只算客將而不是羊獻容的臣子。
但正因為陳安這種近在咫尺的威脅在,匈奴勢力與漢人世家多少也能合作。
而現在,羊獻容投降劉泰,陳安也思索著自己是不是要投靠劉泰,畢竟陳安也非常清楚。
如今天下劉泰打下了長安,這天下已經入手九州,可以說大勢已成,漢室可興。
若自己再抵抗下去,那未免就有點太過自不量力,而且對比起趙國,作為有劉琨作證的漢室後裔,至少在這個時代來說肯定相當有號召力。
但看看自己手中計程車卒,陳安也不捨得自己手中權利流失,畢竟他很清楚,他要是投靠了劉泰,那就絕對沒有像是投靠羊獻容時候那般可以聽宣不聽調,擁有相當大的自由。
所以,陳安心中糾結,自己到底要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劉泰時,李矩率領戰卒向陳安方向殺過來。
只能說,這時候的李矩或者說這時候的戰卒幾乎是無敵的,李矩只不過是他們的統領,當然就算是換了劉泰麾下任何一個能夠獨領一軍的統領,都是一樣的。
因為劉泰要打掃完隴右地方的魑魅魍魎,然後便是稱帝,那為了能順利成為從龍之臣,順利三興炎漢,戰卒的戰意滔天,面對著陳安更是沒有任何的畏懼。
而陳安也想試一試,劉泰軍隊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實力,此刻也沒任何畏懼。
還是那一句話,這裡是關中,更是靠近西涼,任何人想要在這片土地生活下去,首先所必須的能力就是能打,仁義什麼的,在這裡絕對沒有拳頭來得好使。
只不過,當陳安手持七尺刀帶頭衝鋒到了戰卒中,卻完全沒自己跟其他異族或者當地豪強戰鬥時的那種暢爽。
相反眼前戰卒彷彿特別擅長對付自己這等猛將,每次與自己交手,那都是數人一起對自己出手,讓自己顧此失彼難以招架,用不出全力。
同時這些基層計程車卒配合起來也相當默契,哪怕自己手中長刀傷到幾人,但緊接著便是被他們身邊計程車卒所掩護,不多時自己面前便已換了對手。
因為陳安自己率領親衛在劉泰的軍陣下倒是能勇戰不退,但他所帶來的軍隊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當他們手中的兵器,對於士卒的甲冑所造成的傷害相當有限,陷入僵持之時,便不可避免的陷入到了敗亡。
此刻的李矩麾下的戰卒越戰越勇,信念更越發貫徹。
對戰卒們來說,他們死不死的真不要緊,因為這條命本來就是賣給劉泰的。
但劉泰能當上皇帝,讓大漢重新君臨天下,對士卒們來說,這才是拯救華夏的辦法。
畢竟晉廷已經用事實證明了世家拯救不了華夏,只會覆滅華夏,但劉泰也用事實證明了,只要大漢到了為難之時,總會有漢家子弟出來重整河山,恢復大漢榮光。
而他們讀過《漢史》,他們切身的感受到自己正處於這歷史的變革中。
此刻他們感覺自己雖然微末,但微末的自己此時此刻也親身見證參與著這段歷史。
所以,哪怕陳安真的悍勇無雙,但是面對著信念貫徹自身,清楚的感受到自己正在鑄就新的歷史的戰卒們,又怎麼可能會被陳安所震懾。
莫說陳安只是仰慕虎痴許褚,就算真的虎痴許褚在這裡,面對已經有了覺悟的戰卒,卻也會被絕對能前赴後繼的戰卒淹沒。
此刻,陳安雖然還在堅持,但他麾下大軍不可避免的潰敗。
因為陳安麾下計程車卒是真沒遇到這種全方位碾壓自己的戰卒,只一交手陳安麾下便清楚明白,自己哪是這些怪物的對手!
活下來,才是自己在這場戰爭裡面最應該去想的辦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