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強渡計劃是劉泰制定的策略,劉明可不希望因細節問題失敗,果斷道,“理當如此!”
很快,天上雪花依舊在紛飛,李矩的大軍作為先頭部隊,開始偷渡蒲板。
這樣的大冷天,對岸士卒也根本就沒想到一直以來就窩著不動的劉明行動了。
事實上,這些士卒也都只是應付似的進行站崗而已,誰都更願意待在營帳中躲避風雪。
另外,有點就不論劉明,亦或者溫嶠都有些高估駐守在這裡計程車卒。
因為面對李矩偷襲,這裡計程車卒根本就沒任何準備,直接被李矩衝到對岸,然後就把沿河的營地端了。
甚至這種輕鬆寫意,都讓李矩心中心惶惶的,對面應該不會有什麼陷阱吧?
否則怎麼會這麼容易,就被自己端了。
這不科學,對方不知道這一座渡口的重要性嗎!?
只能說,劉明與溫嶠都把這裡當做是漢人駐守的渡口,至少有著基本的紀律性,以及對於這渡口的重視,但問題是這裡是匈奴人駐守的,而且駐守的主要士卒也是匈奴人。
匈奴人本身就不擅長這種僵持戰爭,尤其劉明來到河東就什麼舉動都沒有,匈奴人自己又不可能渡河跟劉明打,在天下雪後,寒冷下就更懈怠了。
只不過蒲板到底是重要的渡口,幾乎李矩奇襲渡口成功,並接引主力過河時,匈奴人騎哨便第一時間把蒲板陷落的訊息傳遞到長安,整個長安頓時震動!
原本整個朝廷還為遊子遠順利抵擋住劉泰而慶幸,但隨著蒲板陷落,整個大趙朝廷有種窒息的感覺,在這樣的情況下,僕泰出列道:
“又不是劉泰,不過只是劉泰的偏軍而已,他還未渡河,我還有些難辦,如今他渡河而來盡是平地,看我我點齊匈奴騎兵,將其擒殺。”
眾人見到僕泰有如此姿態,不由鬆了一口氣,不論怎麼說,至少現在朝廷,到底還有匈奴主力。
一想到了這裡,頓時恢復了幾分士氣!
而僕泰召集匈奴騎兵也有三萬將士,這可以說是匈奴的最後力量。
眼下想匈奴政權繼續存續下去,那這次無論如何都要跟劉泰的偏軍拼一拼!
畢竟劉泰自己自認打不過,但劉泰的偏軍總不可能跟劉泰一樣強大吧!
只要把這一支偏軍打敗,劉泰怕只能無奈從潼關退去,這大趙到底是保下來了!
無論怎麼說,僕泰懷著幾分忐忑,卻也幾分決絕的心向蒲板的方向而去。
只不過這麼大規模的行軍,自然是被準備前去包夾潼關的劉明的斥候探查到了。
知道匈奴軍隊的主力向著自己這邊襲來,劉明不驚反喜開口道:
“眾軍隨我且滅賊寇,再攻潼關!”
“遵命!”在場沒有任何一個人提出異議。
因為劉泰一路打下來積累起來的信念,自己的軍隊跟別的軍隊在城外野戰是不可能輸的!
這些匈奴將士對於漢軍來說,分明就是白送的軍功啊!
而僕泰帶著匈奴大軍找到劉明部隊,劉明馬上率領全軍非常主動的向著僕泰大軍而來。
一個個的漢軍彷彿狩獵的野獸,讓這些匈奴士卒會發自內心的產生畏懼。
衝鋒,決戰,崩潰……僕泰茫然的看著對方以摧枯拉朽的速度撕扯開了自己全軍陣線。
幾乎相差無幾計程車卒數量,卻在對方面前不堪一擊,就算自己也直接淹沒在亂軍中。
死前唯一聽到的,便是那“一漢當五胡”的聲音不斷迴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