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漢卻相反,這天下將領能見底層百姓生活艱難的太少,能從底層爬上來的就更少了。
祖約與你相比,他有一個民族英雄的兄長這是他的優勢,也是他最大的劣勢。
桓宣與你相比則是他出身龍亢桓氏,到底也是一支大族,世家本身便是被我所忌憚。”
說實話,雖然桓溫這時候應該才出生不久,甚至說不定都不叫桓溫這名字。
但他幾乎算是龍亢桓氏的最傑出之人,有這人在晉廷,自己怎麼可能會太重用桓宣。
畢竟東晉能夠讓自己記住的真沒幾個,但是桓溫卻是怎麼都繞不開的一個人了。
這樣的情況下,投降自己的流民帥之中,自己最重視的也就只是李矩與邵續兩人。
因為他們雖然只是強豪,在這時代來說,地位已經是非常低了,真想出一個類似岳飛那種從別人家奴僕,一路成長為一軍統帥的自古以來又有幾個。
而基本上能夠成長到這地步的,也都是同級頂尖的逆天人才。
所以,劉泰願意對李矩與邵續幾分期許,希望他們能繼續成長,成為自己所希望的標杆。
“所以,我很希望,將來你能繼續成長,從而代表南成為獨當一面的帥才。
畢竟也就只有你這種從底層爬上來,還擁有德行的人,最能感受到底層百姓的不容易。”
劉泰並沒有掩飾自己對李矩的期許,而李矩的目光此刻也變得幾分的璀璨。
說實話,李矩知道自己只是降將,對劉泰這種對百姓仁義的君主,至少在這個亂世中也比較希望劉泰統一,但李矩從來不知道,劉泰居然對自己這般的看中。
一股士為知己者死的心理,就這麼自然不自然的騰昇了起來。
至少李矩知道自己雖然投降到了大漢,但自己的前路並沒有決斷,相反自己能在大漢擁有更遙遠的未來。
對劉泰來說,哪怕天下統一之後,天下也未必太平,但人口也不太支援自己勞師遠征。
西北需要一名帥才坐鎮,主要用於開闢河西四郡,打通絲綢之路。
東北需要一名帥才坐鎮,鮮卑氏的力量到底沒徹底瓦解,需要將其解決。
西南需要一名帥才坐鎮,諸葛亮順利歸順的西南異族也需要一一收服。
東南需要一名帥才坐鎮,等到了打完了江南,將來說不定還要收服越南。
而中央的朝廷就更需要名將坐鎮了,否則又怎麼平衡得了這麼多的帥才。
這樣的情況下,劉泰自然希望自己手下的帥才越多越好。
而帥才這一種東西,在戰爭的時倒好說,凡沒帥才的勢力是不可能統一天下的。
但隨著整個華夏逐漸進入到了和平時期,沒有了足夠的舞臺給足夠的人才施展,那再多帥才也會逐漸凋零,到最後一個國家能維持住兩名大軍團統帥做救火隊員就很不錯了。
劉泰想到這裡卻是沒有繼續再想下去,而是對李矩道,
“而等糧食足夠,我便會出兵潼關,到時河東也會是一處關鍵戰場,所以我不希望在河東有任何隱患,河東裴氏想繼續在河東做他的土霸王,那就只能怪他們不識天數了!”
“屬下明白了!”李矩聽到劉泰的話深吸一口氣。
他很清楚,劉泰的決心已經下了,如果河東裴氏還不認清楚局勢的話,那自己也就只有把他們給平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