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郗鑑則是負責勸課農桑和開墾田地,尤其想辦法吸納逃兵潰兵進入到集體農莊中開墾,從而給當地那些活不下來的百姓找到一條活路來。
隨著戰爭逐漸結束,時間也不知不覺到達深秋,雖然現在黃河還沒結冰,但北方有些地方已經開始下雪。
這樣的情況下,實際上絕大多數逃兵想在這白皚皚的冬日存活下來,這本身就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情。
而有著北方運輸糧食過來支撐的集體農莊,至少會組織徭役們幹活,從而給一些吃食。
對這時代的中原百姓來說已是個不錯的歸屬,也能儘可能幫助百姓渡過這寒冷的冬天,從而讓更多的人在這亂世中存續下來。
與此同時,劉泰讓崔悅出使晉廷,與晉廷表達了以長江為界,雙方暫時休戰,互相通商。
而在這朝廷之上,崔悅就表示,傾盡洛河之水,都洗不淨司馬氏的毀諾之言,所以我大漢縱然簽訂停戰協定,也是跟琅琊王氏籤,而不跟司馬氏的人簽約。
總而言之,崔悅突出的就是,我們大漢站琅琊王氏,不站司馬氏,這讓王敦相當志得意滿,而司馬睿原本就灰白的臉色,更增添了幾分抑鬱。
對劉泰來說,王敦越強,晉廷越亂,甚至如果王敦以後真的要篡位,自己也能順勢以,自己跟不忠不孝之人所簽約定又怎麼能夠算數,直接就把這跳躍給撕掉了。
如果王敦不篡位,那現在王敦多少歲,自己多少歲,自己完全耗得起。
等到王敦死了,自己不續約也就是了,畢竟現在的晉廷,已沒北伐的政治團體,自己完全能拿捏他們。
而崔悅主動站臺王敦,王敦雖然知道這裡面肯定是有問題的,但問題是王敦現在也需要劉泰的支援啊。
至少接受劉泰的善意,那劉泰就不會打過來,這可就太重要了,這就是外交的勝利,戰勝於朝廷啊!
別管自己信不信,至少能帶來和平這一點,就足以讓王敦的位置坐得更穩。
而對劉泰來說,與王敦交好那麼自己的各種商品,也就能順利進入到晉廷中。
與此同時劉泰還讓崔悅向著晉廷透露,表示大漢非常喜歡甘蔗,有多少的甘蔗生產出來,那大漢這邊都會收取。
這就讓一部分江南世家躍躍欲試,畢竟甘蔗的價格可比糧食要高得多。
最重要得是,還有大漢這大客戶無限量兜底,這又怎麼可能不讓這些世家心動呢!
當然,晉廷朝堂上,還是有一部分如鄧攸諸葛恢的有識之士表示,劉泰這樣是在實行管仲之策,若大量良田改種甘蔗,等到劉泰要打過來時,我們可就沒有糧食了啊!
但現在的朝廷不說王敦一手遮天,就算在正常情況下,什麼時候司馬氏的皇帝,管得了世家的事。
對很多江東強豪,或者北邊來得世家來說,糧食若短缺了那是大家的事,但是自己種植甘蔗有劉泰兜底,那賺得錢糧可都是自己的,會怎麼選擇自然是可想而知。
至於王敦,他見劉泰這般的支援自己,而想要得也只是在晉廷這邊收些甘蔗而已,這樣的事情又算是什麼事情,自然是大開綠燈怎麼可能會去阻止。
而對劉泰來說,自己雖然幹掉了晉廷最具有北伐潛力的團體,但因為自己手上沒有足夠的管理人才來協助自己管理基層而放棄了對晉廷的征伐。
但這可不代表著自己對晉廷就這麼放過了,相反,這次停戰只是為了下次戰爭爭取時間。
如果在這過程中,自己能順手削弱對方的戰爭潛力,充實自己的戰爭底蘊,反正劉泰對於這樣的政策可不會拒絕。
而眼下,最方便的就是讓晉廷種植甘蔗,自己收割過來製作蔗糖,然後重新販賣給晉廷。
畢竟在任何時代,除了食鹽以外,白糖就是最不缺少銷路的物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