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依仗著兵權,或多或少會有幾分獨屬於自己的生命力。
在這多個體系搏殺的過程中,世家體系會不會恢復,他們之間又會怎麼樣進行合縱連橫,說實話劉泰真無所謂。
因為劉泰非常的清楚,歷史終究會搏殺出最適合在華夏發展的體系。
所以,劉泰對於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新大漢,秉承著只挖坑不填埋的準則,儘可能的多嘗試幾種新的體系出來,為得就是相互制衡,避免一種體系一家獨大。
至於眼下打擊世家體系絕對是政治正確,否則的其他體系,面對世家體系這一股龐然大物,怎麼有生存的空間。
但實際上來說,至少以劉泰的眼光來看,別看自己現在這般打壓世家體系,但實際上世家體系本身也是在進行一次去蕪存菁的過程。
就好像魏晉南北朝這三百年的時間,整個世家體系可以說是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異族用事實告訴他們,他們並不高貴!
即使如此,隨著唐朝崛起,局勢穩定,世家便以匪夷所思的速度發展。
五姓七望更是成為了世家新的標杆,然後一起伴隨著大唐,被黃巢付之一炬。
所以,劉泰可以肯定哪怕自己有意的打擊世家,世家也必然還會借屍還魂,重新出現在漢民族的體系中。
而自己現在所做的,只是為了儘可能的延遲這個時間的到來。
畢竟只要國家體系中還有著不同體系的存在,那各種不同的官僚體系為了自己的生存,都會給底層的百姓向上攀爬的機會。
還是那句話,對百姓來說,並不怕現在過得辛苦,而是害怕自己的未來沒一點希望。
而劉泰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給底層的百姓,保留下那麼一點點微小的,但是卻可以不斷攀爬的上升渠道。
就在劉泰開始在徐州如火如荼的鋪開自己的治理體系,讓自己儘可能的掌握徐州時。
陶侃帶著他的軍隊,總算到達了長江的對岸。
倒不是陶侃趕得慢了,而是他本來就是廣州刺史,一路帶兵趕到楊來,甚至還包括了王敦派人給陶侃傳達命令的時間,陶侃的帶兵速度已經相當快了。
但距離遠,路不好這更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這就讓陶侃緊趕慢趕,趕到了長江對岸的揚州發現這場戰爭已經結束了!
“艹,老子上次救駕,緊趕慢趕,趕不上,這次救援苟晞,也是緊趕慢趕趕不上,我呸!
苟晞你不是我大晉名將嗎,伱不是經營了徐州數年嗎,你不是剛剛在滅殺了徐龕嗎?
死守徐州城不會嗎,死守下邳城不會嗎,死守……”陶侃口中忍不住的罵罵咧咧。
身邊副將毛寶自然知道陶侃已經盡力了,畢竟從廣州趕到揚州,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做到,你換了晉廷其他軍隊試試看。
但問題是自己的這位主將,好像真就是救援誰,誰就誰就直接戰敗了,這讓毛寶心中不由發毛,嘆息陶侃時運不濟。
不過,毛寶還是對陶侃道,“將軍,如今徐州已失,我等還是先駐紮在揚州,沿著長江做好防禦,至於接下的變動,還是先上稟王丞相再說。”
毛寶雖然是陶侃的副將,但他的第一份工作可是受到了王敦的推薦上任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如今的毛寶也算是王敦派系的人,畢竟王敦雖然處理不了陶侃,但至少會對陶侃有一定程度的監視的,而毛寶便是不錯的人選。
陶侃深深的看了一眼毛寶,道,“便依你所言,先上稟王丞相再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