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不敗金身下,雖然劉泰選擇對方最強一點進行突破,讓凡做文臣的多少會感覺到幾分不安。
但想想劉泰一直以來的屢戰屢勝所創造出來的奇蹟,他們也本能認為自己在軍事上的敏感不如劉泰,到底選擇了劉泰這個謀劃。
說實話,劉泰這謀劃策略並不高,但劉泰強就強在因為沒輸過,再加上自己一意孤行的指定這策略,這就讓劉泰手下也開始以劉泰提出的這個軍事策略為核心,儘可能的查漏補缺。
而在整體框架沒變化的情況下,劉泰也非常樂意接受。
事實上作為上層領導只要確定了一個戰略,懷著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決心去執行,那往往手下會親自替你去撞南牆。
但要是你猶猶豫豫的下不定決心,好謀無斷的讓屬下沒有一個方向,那原本是上下一心的整體,怕也會遲早牽扯得四分五裂。
而且劉泰提出來的策略,也不能算是差,大概七層左右的勝算。
畢竟這時代的人,還沒經歷過蒙古軍隊的洗禮,他們不理解,能完全不帶糧草,靠肉乾與馬匹進行大規模的轉移與進攻的騎兵會有何等的戰略地位。
行動式肉乾,馬具三件套,再加上意志力強得可怕的戰士三者合一的騎兵會是多麼恐怖的戰略性兵種。
所以正常情況下,豫州根本就不會防備劉泰的軍隊。
畢竟連滎陽與兗州都沒打,直接就打豫州,這實在不符合這時代的兵家常識,畢竟這一支軍隊不需要補給的嗎?!
而在軍事兵法中,凡能打破常識的東西,往往都是非常具有殺傷力的。
別得不說,就算諸葛亮也沒想到司馬懿敢穿上女裝在軍營裡面走一圈,問問將士們自己的衣服好不好看,誰敢說,司馬懿的臉皮與忍耐不是超越了正常人的常識。
而對劉泰麾下的文臣們來說,僅只七層左右的戰略又怎麼可能保險。
羊曼出列,表示可以去遊說兗州的世家,自己泰山羊家本來就兗州世家的領頭羊,現在大漢順應天命,統一天下乃天道,讓這些世家馬上投降有些難,但等到兵鋒指向兗州之時,減少當地世家的牴觸,讓當地世家會更順利的歸降總歸是能做到的。
溫嶠出列,表示自己會乘機把“金刀之讖”之類,漢室大興的讖言向黃河以南滲透,從而讓減少百姓們對於我們軍隊的牴觸之感。
郗鑑出列,表示兗州是自己的家鄉,自己在家鄉也有幾分薄名,到時候希望能成為隨軍軍師,從而協助大王處理與當地世家的突發事務。
至於褚翜則站出來,“一個個的還不去幹活,多給大軍積累一口糧食,多安置一件甲冑,就是我們應該去做的最大貢獻。
還有老夫是河南褚氏,誰還不是世家出身,一個個在這裡顯擺什麼!幹活,幹活!”
面對著褚翜的淫威,劉泰麾下一眾能臣全部都開始低頭幹活。
當然一個個傢伙表面低頭幹活,心理絕對罵娘了!
但面對劉泰麾下的謀主褚翜,但也沒有一個人敢說一個不字。
雖然劉泰與褚翜之間的關係,並不像是正常的君主與謀主。
因為劉泰因為自身見識遠超這個時代的原因,所以很多戰略都是自己定調的,褚翜只是起到了一個查漏補缺與填充細節的作用。
但劉泰麾下的所有人沒人否認,褚翜在劉泰政權中的地位。
當然最重要得是,褚翜這傢伙實在太精力旺盛,卷得所有人都在瘋狂的加班幹活,只有劉泰往往丟下了戰略就去幹自己的事情了。
想當初,劉泰也是能卷得過褚翜的勤奮逼,但褚翜用得順手後,劉泰逐漸發現不論是自己練劍,亦或者找王薇練槍,總歸空餘時間多了許多,這就是褚翜的作用。
不管怎麼說,有褚翜不論是身份資歷亦或者能力,能徹底壓制住劉泰手下的其他文臣,這的確是讓劉泰手下文臣能力徹底的發揮出來。
此刻眾人也就制定了相應計劃,明年這永濟渠完成通渠,第二年準備好南征物資,至於具體的南征時間,那就要視情況而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