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佛教開始逐漸發展甚至興盛起來了啊,怎麼我自己都一點感覺都沒有的。
不過,對比起漢人,匈奴人對於佛教應該更加的沒有抵抗力,若有什麼僧侶在傳教,理論上來說,應該回去拜會一下劉聰吧……真是可惜了!”
沒辦法,既然麻藥沒有,那就只有物理的手段,把將士們給全身固定住,嘴上塞上東西避免他們在劇痛中咬到舌頭。
不過想來他們一個個也都是在戰場上廝殺的漢字,只讓他們忍一忍痛苦就能活下來的話,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能做到的。
劉泰不再為這件事糾結,而是開始下令讓將士們做好準備,北上對付王浚。
而隨著劉泰正式下達命令,青州內部開始正式的動員起來,將士們開始做好準備,背上行囊,跟著劉泰去建立功勳,至少在士氣上,劉泰的戰兵們還是相當高昂的。
畢竟這一路跟著劉泰廝殺過來,最底層計程車卒成為了戰兵,就是發土地,發房子,發女人,甚至只要他們有兒子,那是連兒子的未來都安排好了。
本來而言,一個人真不再為生存而感覺到憂愁的時候會非常的空虛。
但現在的劉泰又給他們樹立起民族主義,教授他們的《漢書》,明白相應道理。
現在的他們跟隨著劉泰上戰場,真不僅是為了自己建功立業的野心,而是真心覺得自己等人就應該要光復漢家天下。
像王浚這種墮落晉廷的殘兵敗將,本來就應該要掃入到歷史的垃圾堆中。
劉泰也不客氣,這次自己便帶上五萬戰兵,以及劉明,周平,葛信,郗鑑,劉遐等將領主動北上。
離開之前,劉泰也給了褚翜授權,讓他決定田禋與蘇峻什麼時候帶著士卒北上直入幽州。
這一路遇到的問題,也都需要褚翜進行配合,那些投石器的配件,獨輪車的配置,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都需要褚翜去排程。
看起來褚翜在後方,但實際上他需要處理的事情不比在前面的劉泰來得少,甚至某些時候他需要處理的事情要更多。
而蘇峻與田禋兩人,經過一次試航,也清楚知道自己這一路可能遇到的問題。
別得不說,因為吃水比艨艟與輕舟深,所以艨艟輕舟去試探後明明能輕鬆過去的航路,結果四代艦撞擊所以觸礁了也多得是。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密封艙技術與損管能力所帶來的艦隊救援效果,至少這讓這四代艦不至於一次受創,就直接沉船。
吃了虧,這缺點被兩人記錄下來,下一次製作五代艦時就針對四代艦的缺陷去慢慢改進。
所以,在劉泰看來任何產品生產出來後就是要拿到市場上去砸的。
只要有需求,那縱然這產品出現什麼缺點也沒什麼關係,一次次不斷更新換代也就好了。
別說什麼,古代沒有,就好像一個時代都沒有一樣,你不發展,不改進,那就永遠沒有。
而華夏從秦朝到大明寶船的航運技術,本身並沒有能量與材料上的本質跨越,只是生產技術上的不斷變革。
而這樣的技術只需要不斷迭代,那從四代艦到誕生類似能在大海上航行的大明寶船,也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能不能生產力的問題。
現在的田禋與蘇峻心滿意足的看著自己辛苦建造的四代艦進行大規模的維修,同時想短時間內打造五代艦是不用想了。
但進行一定程度的修補也還是來得及的,蘇峻便計劃去找解飛,看看他手上接下來幾個月還能生產多少百鍊鋼,能不能讓工匠們打造成鐵皮。
讓這些百鍊鋼在艦隊腹部包裹一層,減少海面礁石對船體的直接衝擊。
因為知道奇襲幽州計劃的優先順序,蘇峻相信這合理理由能排程到蘇峻手上剩餘的鋼鐵。
而且就算這層鐵皮在撞擊中受損也沒關係,只要奇襲幽州的計劃結束,自己把艦船送回來修理時,再把上面的這層鐵皮扒下來,重新熔鍊就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