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浚的兵鋒來得好快!”劉泰看著拿到手的戰報不由點評一句。
褚翜也沒什麼客氣,拿起桌子上的戰報看了看,神色凝重道:
“雖然河間郡與章武郡本來就是作為我們與王浚雙方的緩衝之用。
但面對王浚兵鋒,居然連一月都沒抵擋下來,的確有些出乎我們所料,勢如破竹啊!”
“大將軍,可否有趙安的訊息?”周平此刻看著戰報,神色之中多少有著一分擔憂。
“他清楚自己的定位,據城而守不是他的長處,躲藏在民間,利用均田制與府兵制帶來的民眾向心力,與王浚軍隊在後方周旋,才是他的優勢所在!”
劉泰從容道,“現在他給我的報告,就在一座叫做常郭的地方發過來的,這在哪裡?”
“啟稟大將軍,這地方處於章武黃驊下面的一個小城郭,裡面的人口不到五百戶!”這時候的張嵩走出來,對劉泰行禮道。
劉泰聽到這話點點頭,道,“看看,現在怕是我們都弄不清楚趙安他在哪裡。
那我們又有什麼好擔心王浚會知道趙安在什麼地方,隨他在敵軍後方鬧騰就是了!”
周平,葛信,劉明人聽到劉泰的話,想說什麼,但最後還是選擇了閉嘴。
說實話,趙安的帶兵打戰的方式壓根就不是正常的軍隊帶兵模式。
正常來說這種放出去後,徹底就跟主軍失去聯絡的軍隊,不論怎麼想,都算白白折損。
但現實是,趙安這種特殊的帶兵方法,在戰略性的守城戰爭中總能發揮出奇效。
這算是真正的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因為現在的趙安根本就接受不到劉泰的軍令。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支軍隊能發揮出什麼樣的戰鬥力,完全看趙安本身。
正常來說,這世界壓根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帶兵將領,以及允許這樣帶兵的君主。
因為這樣撒手沒的帶兵將領,說不定就帶著這群士卒去投靠別得軍閥了呢!
但劉泰就允許,而且也給予趙安足夠的信任,放手趙安任意施展。
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多種多樣的。
首先就是雖然戰術中放棄了所在郡縣的治所,但卻重點關注了當地的農村。
農村裡面的世家與豪族被劉泰清理,且當地的百姓透過府兵的方式分到田地。
只要所在農村有府兵,那這處農村便是會成為趙安可以信賴的據點,當地民眾能被髮動。
只要趙安的部隊能聯絡上這些小郭或者村落,那對劉泰來說這支部隊就不算走丟。
其次,劉泰命令趙安這支部隊分散行動,最低分散到屯隊,並至少配置一名軍史。
軍史除了正常軍史需要負責的傳播《漢書》以外,最重要得需要做兩件事。
一件是寫每日的隨軍日記,一件是是記錄軍隊的重要事件。
每一次戰爭結束後,這兩份重要的資料要作為屯隊長行動的重要佐證。
沒有這兩份東西,就算是立下了功勳,那麼功勳哪怕確認了,也是會有折扣的。
除了這些以外,每名戰士更是府兵中優中選優,他們在青州有田地,有妻子,有信仰,有未來,就算隨軍的屯長想帶著將士們投靠誰,但這些將士們也不會答應。
就好像為什麼遊戲中玩家做抉擇時想換家就換家,直接捨棄掉自己不怎麼富裕的初始地,選擇具有發展潛力的城市進行重新發展,但現實中這樣完全不行。
很簡單的道理,你手下計程車卒是人,而不是資料。
所以他們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與人際關係,當他們發現你的舉動沒辦法維護住他們的小家時,他們就算不會跟你對著幹,但逃跑總會的吧。
沒必要為了你的英明決斷,直接把自己的一家老小搭進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