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其他軍隊,趙安的軍隊在軍陣訓練上要少的多,更多是進行百人隊的操練,而不是那種大範圍的,多重兵種的訓練。
而這最多隻是軍事定位的問題,高瞻也不覺得自己的見識能夠高過常勝將軍劉泰,以及一手建立了這支軍隊的趙安,也只是心中有所疑惑而已。
但真讓高瞻感覺到驚訝的是,趙安的這一支軍隊只要到農忙時都會主動去幫助擁有軍團且有些忙不過來的軍屬進行幫忙。
在完成後若還是在農忙時節,甚至會主動幫助當地百姓進行春耕或者秋收。
這樣的軍隊,高瞻是看都沒看到過,甚至高瞻也看得出來,這些事情這支軍隊幹得甘之若飴,甚至連軍隊中計程車卒都感覺到自豪。
因為這件事,高瞻也詢問過找趙安,“你這麼做難道不怕郡公知道嗎?”
畢竟在高瞻看來,趙安這般的行為已經算得上是有幾分養望了,實在是太大膽了點。
但趙安卻對高瞻回答道:“這事情本來大將軍就知道,這裡計程車兵也都是大將軍專門挑選出來的,都是些好說話願意幫助平民百姓計程車兵!”
高瞻聽完趙安的話,腦袋嗡嗡的,但卻也不多說什麼。
只是後來理解了趙安的軍隊的定位後,高瞻倒理解了為什麼劉泰會這麼的安排,對劉泰的治軍之能更增添了幾分敬畏。
隨著高瞻對劉泰軍隊的逐漸熟悉,高瞻發現,凡擁有軍田的軍人,在順利生產糧食後,軍需官會直接上門詢問,是否把糧食出售給劉泰。
價格都是固定的,如果願意出售給朝廷的話,那在還是麥子的時候就會被拉走,後續的工序完全不需要這些人擔心,另外這些專屬鹽票是能在軍隊中購買裝備與物資的,價格大概比外面低兩層。
當然,也可以選擇不出售給朝廷,那便自己負責處理這些糧食,並需要按照世價給自己購置一身的裝備。
這些人透過小心比對,努力講價,用心挑選,再加上各個流程的努力工作,這些生產出來的糧食在購買了府兵轉需物品之後,總價格會佔差不多一層左右的便宜。
只這過程中費時費力,一不小心還會出現成本超支,細細算來也是相當麻煩。
這算劉泰的第二基本盤,雖然能出售給商人,但絕大多數的府兵還是選擇了劉泰。
第三基本盤才輪到普通百姓。
這些百姓們收走五層的稅收且先不提,但當這些百姓想出售手中糧食時,劉泰表示凡是收稅的百姓,自己會高市價兩層的價格,用鹽票收購糧食。
其中他們交稅田畝的數量,決定了享受糧食回購的額度。
這樣的行為,直接就讓百姓們對自己交稅額度盯得很緊。
畢竟自己交稅了,結果自己交稅額度不知怎麼被某人給頂掉了,導致自己想要朝廷收購糧食時發現,朝廷不收購了,那百姓很快便鬧起來。
畢竟世家眼中的一斗米是沙,但百姓眼中的一升米是命。
如果有人手眼通天能全部擺平,劉泰表示他厲害,自己也沒辦法。
但要只要有一點點的味道流出來,那陳元達這位青州的法曹便聞著味過來了。
這位爺連劉泰的面子都不用給,就更不要說這些小吏了,全部清算,一個不留。
而對劉泰來說,自己的根基也不是這些小吏,更不需要其他的皇帝妥協世家一樣妥協他們,有一個算一個應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高瞻雖然不知道劉泰的食鹽不知道怎麼多得完全吃不完,只要去用鹽票換總能換取出來。
同時青州各種的官方物資也都承認鹽票能夠交換,所以百姓也樂意接受鹽票來交換糧食。
正是在這樣的利益模式下,青州百姓們自然而然的成為劉泰的第三基本盤。
在高瞻一直以來的思維中,百姓如羔羊,世家如牧人,這世界沒了世家就會天崩地裂。
但絕對沒想到,青州這鬼地方沒了世家居能運轉得這般穩妥。
這讓高瞻更是本能的感覺到恐懼,因為高瞻多少也算是這個時代中上水準的智者,他看著青州的情況,總感覺青州若不毀滅,那世家是不是會被青州毀滅!
因為世家在整個青州政治基本盤的佔比中實在太低了啊!
這就讓高瞻更不敢出頭了,還是在趙安手下繼續混著吧。
這世界,自己越看越看不懂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