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劉泰本身又是在戰場的最前線,劉泰看著戰場前線的變動,感受著號令的變化,幾乎一瞬間便感受到前線戰場上接收苟晞的命令進行前線指揮的戰場節點。
這些節點的變化,對劉泰來說是這般清晰,畢竟苟晞都還在玩簡單明瞭的線性指揮。
但劉泰的軍隊實際上已經開始玩屯長與軍史相互結合的雙重指揮了。
只不過軍史決定得是打不打,而屯長決定得是戰術上怎麼打的問題。
所以,負責傳達苟晞命令的前線指揮,一瞬間就被劉泰窺破。
而劉泰追著這些戰前指揮打,畢竟重創了指揮體系後,如果苟晞麾下計程車卒沒好好訓練過圓陣之類在戰場上專門苟命的軍陣,那在大量士卒的裹挾下,已經破碎了組織的他們只能在戰場上隨風飄搖。
所以劉泰的軍隊勢如破竹的一路衝殺到苟晞面前,苟晞不斷的進行排程,增兵,駐守,一道道的命令下達,但這樣混亂的局面下,在前線的劉泰對前線的局勢更加清晰,對前線的應變更加快捷,甚至做出的決斷也更加果敢。
不過最重要得是,面對著劉泰勢如破竹的衝鋒,苟晞的老兵沒有以死的覺悟抗上來!
不多,只要有十個不懼生死的老兵,劉泰就算安然無恙,劉泰胯下的馬匹也絕對保不住。
如果有五十個不懼生死的老兵,如果沒有劉泰的親衛守護,劉泰壓根不敢衝鋒。
如果有一百個不懼生死的老兵,那劉泰這樣瘋狂的衝鋒勢頭早就被遏制住了。
也許偶爾有零星不懼生死計程車卒站出來,然後被劉泰直接一戟兩段用來散播威勢。
但個更多的苟晞麾下士卒根本就組織不成足夠數量的老兵對劉泰進行反撲。
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苟純麾下的俘虜大部分被劉泰放回去,到底影響了苟晞的軍隊。
他們的家人不在劉泰手上,劉泰不敢輕易用他們,劉泰選擇優待俘虜把他們放回去。
正常來說,誰放回去後提自己被俘虜的事情啊,進行遮掩都還來不及。
但問題是苟晞靠得是嚴苛的軍紀治軍,這點苟純學習他哥的更甚,所以這些俘虜回來,再次承受苟晞的嚴苛軍紀,自然而然就會不斷的美化當初他們在劉泰的軍中做俘虜的畫面。
尤其在作俘虜時知道劉泰軍隊的待遇,這讓他們心中更是不忿,多少覺得自己當兵只有一口吃的,別人當兵有田有女人,而且還有理想,這讓自己多羨慕啊!
所以,私下裡也就慢慢傳了起來。
不過隨著苟晞擴編,他們哪怕是被俘虜了,但到底是老兵,或多或少成為了什長或者伍長,運氣好的甚至成為了屯長,自然慢慢淡了下去,畢竟發展掩蓋一切問題。
但今年一直在打仗,又跟著劉泰磨了那麼一段時間,厭戰情緒高升,再加上臨淄被奪,糧草無望,他們這些底層突然發現被劉泰俘虜說不定是最好的選擇。
這種訊息主要是在底層傳播,如果換了李廣那種用情誼去籠絡士卒的將帥,士卒們的談話很容易就傳到了頂層。
但苟晞這種靠著嚴格軍紀治軍,士卒們短時間內自然不會傳到苟晞這裡,要是苟晞治一個動亂軍心,那是真的會砍頭的。
現在這種隱憂卻也真正的爆發了,苟晞的軍隊中有不懼生死的老兵有嗎?有!
願意為苟晞的命令而赴死的有嗎?也有!
但如果這個對手換成是劉泰的話,那這些精銳的老兵多少都會有幾分遲疑了。
因為劉泰又不虐待俘虜,自己就算是戰敗了也沒有生命危險。
一樣是能吃飯,甚至吃得比在苟晞麾下還好,那自己跟劉泰拼命是為了什麼?!
在戰場上他們一瞬間的動搖,便失去繼續拼命的勇氣了。
而劉泰也沒管他們帶著自己本部直接向著苟晞方向殺過去。
苟晞麾下計程車卒看劉泰衝過來,更主動避讓開來,他們不想拼命,更不想阻攔,他們只想划水而已。
但他們的態度落在苟晞目光中,見到得卻是劉泰的本部的衝鋒速度迅捷得讓自己都感覺到驚悚。
自己引以為傲的軍隊,幾乎瞬間便是被劉泰撕扯了開來,自己派遣過去阻攔計程車卒根本就攔截不下劉泰的衝鋒!
“這是楚霸王般的兵形勢嗎?”苟晞看著劉泰奮勇衝來,心中免不了帶著幾分悲慼,“莫非此地便是鉅鹿,我是章少榮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