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葉清這名字,她怎麼感覺有點熟悉呢。
皇上微微眯著那雙曜石般幽深的雙目,他看著宴殿中眾人一眼,道:“昨天你的父親託鹽運史給朕帶來一封信,信的內容估計你是沒看過的。今日下午,朕與尚書太傅他們商量過後,決定採納你父親的建議,方才你出門時,文書也已經發出,估計這個時候,也到你家了。”
有那麼一瞬間,方蘊玥也是怔怔的,她後知後覺地明白過來,皇上說的是她的爹爹方錦年。
只是她卻從來不知,方錦年與皇上竟會有聯系。
“你父親寫信給朕,願將兩條鹽道獻予朝廷,由鹽運司直接管理,而另外一條鹽道則留給他,用於暫時安頓以前曾為鹽道工作時受過傷、或者年邁之人,待他將那些人安頓好後,另外一條鹽道也交由朝廷,多則五年,少則兩年。”
此話一出,宴殿內眾人頓時低頭竊語。
這對於一個生意人來說,是直接將三分之二的生意拱手相讓,對於朝廷來說,不僅能直接管理食鹽流向,更是得到了一筆不扉的收入。
在方家的管理下,這幾十年來,大蕭的食鹽流向清晰可見。
在大蕭,從來沒有見過或者聽到有人吃不起鹽。但在西涼北疆,這些事常有發生,每每伴隨著不少的躁動反抗。
朝廷這些年來,為了能讓百姓不再餓肚子,讓百姓都能吃得上飯,下了不少功夫。
管理大米的流向、不準米商囤積居奇、限制暴利漲價,但效果甚微。
而食鹽價格穩定,供應充足,從未發生過那些事。
“你父親是一個大量無私之人,朕身心佩服,而你也是一個不錯的孩子,朕第一眼看到你,就非常喜歡。今日,朕沒有為你準備賞賜文書,不過,卻有道聖旨是下予你的。”
眾人聞言,看向方蘊玥那柔美的樣子,心裡暗道:莫非皇上想將其充盈後宮?
“德福,宣旨吧。”
隨著皇上話音剛落,德福拿出一道聖旨,宣讀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方氏蘊玥,嫻淑大方、溫良敦厚、品貌出眾,朕聞之甚悅。今皇四子年已加冠,適婚娶之時,當擇賢女與配。值方氏蘊玥待字閨中,與皇四子堪稱天造地設,為成佳人之美,特將汝許配皇四子為王妃。一切禮儀,交由禮部與欽天監監正共同操辦,擇良辰完婚。佈告中外,鹹便聞之。欽此!”
話音剛落,宴殿中頓時人聲鼎沸。
有祝福的,有細聲討論的,也有不屑的。
蕭彧立馬閃過一抹喜色,他快步來到方蘊玥的身邊,與她一齊跪下接旨。
在蕭彧的帶領下,方蘊玥愣愣地接過聖旨,卻依然不敢相信。皇上今日親自為她和蕭彧賜婚。
她眨眨眼,看向身旁之人。
蕭彧為她將聖旨收好,伸手握住她的。
想起之前連牽手都是在身旁無人的情況下才能做,今日之後,他便能光明正大地與她一道。
蕭彧側過臉看著依舊一臉震驚的方蘊玥,輕輕笑出了聲。
方蘊玥受著眾人神色各異的眼神,落坐到方才她的座席上。
樂聲響起,又是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
皇上坐上金漆雕龍寶座上,舉杯喝上一口,笑呵呵對皇後道:“今兒彧兒的婚事也定下來了,接下來便是澄兒了,今兒皇後可有看上的兒郎?”
蕭澄是皇後的次女,即將及笄,也到了婚配的年齡了。
皇後聞言愣了下,眼神朝方星辰看了看,笑著嘆了口氣:“陛下可知,臣妾方才相中的是誰?”
“哈哈哈哈。”皇上看著她的眼神,一下便猜到了,他將手中的酒杯放下,輕聲道:“那方家門第不高,難得皇後也相中了?”
皇後聞言嬌嗔一句:“這方家雖然門第不高,可臣妾卻聽聞長鳴山的掌門對他很是厚愛,如今看來不僅品性良好,日後也大有所為,更何況長得俊,想必澄兒也是喜歡的。”
想到自己女兒的脾性,寵溺的眼神浮現,皇上撫上她的手,輕聲溫和道:“皇後放心,朕一定會為澄兒尋一良婿的。”
皇後臉上一紅,她已好久未在皇上這感受到這般溫柔相對了。
座席上的長公主蕭霜看著,心下欣慰。
她撫了下大肚皮,朝著方蘊玥方向看了一眼,便讓侍女扶起退出宴殿。
不久,皇上與皇後退席,留下眾人依舊在宴殿中舉杯暢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