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我投資一文錢回報一座金山,我若把金山投下去,回報我的是我子孫三代都花之不盡的金山。
但是,我豈能保證子孫中會不會有不肖子孫!
唯一能做的就是再捐出去,讓子孫享受我的餘蔭。即便萬一出了不肖子孫,後世的百姓會看在我的面子上,去救濟他們。
不至於他們惡死!流落街頭行乞!”
郡守大人豁然開朗,欽佩的行了大禮。以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金錢,去博得天下人的好感。
以確保自己的子孫後代不至於出現,歷史上時常被諷刺那種。
富不過三代,後世子孫流落街頭無人問津下場。
而看似蕭子月不留給後代一分錢,但是她在一天,她的兒子親人都能借她的羽翼,讓自己強大起來。
這個過程中,也能讓人知道得之不易!
反而會更加珍惜!
輕而易舉得到財富,只餘下揮霍!
“這就是傳聞中,出門不帶錢的福緣郡主!”
有人稱讚道。
“我們家郡主只要想去哪家,沒有一個百姓不會盛情款待!只是郡主不喜歡去佔人便宜!
總說自己是個商人,銀貨兩清,大夥不欠她!
但是,若沒有她,玉門關還是荒山野嶺。百姓還是大多數食不果腹!”有人站出來說道。
蕭子月說道:“吹牛的事情就留著日後,給你頒獎時候吧。走了,我們得回去整理一下東西。”
一行人回到紮營的地方,百姓們依舊好奇跟上去前看。
只見那些先前的書生打扮的學生們,竟然在伐木。
一個個驚訝,本國的讀書人可都不會幹這些粗活。
打井的師傅在忙著打井。
姑娘們則忙著拿著鐮刀去砍伐帳篷周圍的灌草林。完事後,又拿著鋤頭挖一條條溝壑,防止下雨。
木匠師傅那邊則,忙碌著打造長木。準備修建可以隨時拆卸組裝的木房子。
婦人們則去了城外護城河去清洗衣物和蔬菜。
還有一批人則拉著軟布尺子在測量什麼,差不多時候就在一處插入木牌。
“上面寫什麼?”
“是齊國的文字!”
“不是啊,那下面還有我們蜀地的文字。”
“他們居然懂我們的文字!”
“我聽說那玉滿學府是全天下讀書人都想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