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子月帶去了二三十名醫者,大多數都是學院的學生。
不是太複雜的病、他們都懂得醫治辦法。
他們的老師給他們分配了小組,然後讓所有的俘虜分成了幾對去排。
這些老師和這裡原有的醫者,則去給那些老弱病殘的俘虜去診斷。
這一忙就是一整天,學生們漸漸有了一定的經驗。
到第二天,已經診斷過沒有問題的俘虜,便跟著這裡的工人去上工。
剩下的俘虜繼續排隊,蕭子月依舊要留在這裡。
直到這些俘虜大多數習慣了這裡的生活,不會出亂子。
她帶去的鎮守的軍人,在這段期間負責巡邏的工作。
第一個月就這樣有條不紊地過完,到了第二個月,這些醫者又開始了第二輪的檢查這裡所有人的健康問題。
這一次則按照工作範圍來區分,一批一批的檢查過去。
俘虜們漸漸開始和周圍人交流,語言不通的他們,學會了簡單的齊國口語。
每天都會安排一個小時,教他們這裡的語言。
而且,平常工作時候,齊人會重複單個詞彙,讓他們明白這個詞代表什麼。
老弱病殘的身體漸漸開始了康復,他們的任務就是幫忙處理一些簡單後勤工作。
比如保持一下生活區域的衛生環境,幫助廚房的人煮飯之類的活計。
這些都會給他們記入工分。
到了第四個月中旬,會放假一天,舉辦慶祝活動。這一天會有一些人得到了臨時戶籍,這將是未來得到真正齊國百姓戶籍的必要前期。
這裡面有老人也有女人小孩,他們顯得很高興。
作為獎勵,會給他們一間單獨的住所。這就表示他們現在起算是一個人,而不是奴隸。
這裡漸漸步入正軌,為了以防萬一有俘虜造反,蕭子月還是選擇繼續留守在這邊。
等待第一批俘虜正式成為了這裡百姓,榮耀頒獎臺上。
那些人老淚縱橫,雙手捧著那來之不易的大齊百姓戶籍。
有學識的可以立刻動身去參加今年的考核,每年玉門關都會有考場,考取秀才、童生。
武將可以立刻前往玉門關的軍事基地,前去參軍。至於後續軍訓後,被分配到前線還是其他地方,都取決於軍訓時候的表現分來決定。
大齊國根本就不怕這些人反,關鍵是,讓他們自己明白,齊國得天下已經是眾望所歸。
放任現今任何一國,都沒有齊國這般仁慈和民主。
賤籍都會開放轉正的通道,只看你願不願意去為此努力和嘗試。
而且轉正後所有的待遇都和普通百姓一樣,至於部分百姓的言語問題,屬於個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