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啊,你說,我這四叔是怎麼回事?咋前世今生,就和‘出軌’兩個字過不去了?”
前世,堂哥為了賺錢,供孩子讀高中,考大學,才選擇在“半截身子埋土裡”的四十歲年紀裡,揹著沉重的行囊,本著“不能賺到錢,就誓不回家”的想法,前往南方打工。
隔壁堂哥一家,是老林家沒出三服的直系血親,他們家的房子,和林家老宅就只有不到一百米的距離。
打小,林愛軍就和這位堂哥處得不錯。在堂哥迫於生活壓力,一大把年紀了,還要跟十幾二十歲的小年輕一樣出門打工後,他毫不猶豫地接過了照顧堂嫂和侄兒的任務。
比如說,挑水、打柴和耕地這些需要男人才能做的力氣活,完全不需要林爺爺叮囑,也不需要堂嫂發話,他就接了起來,每天忙裡忙外,起早貪黑。任誰見了都會毫不猶豫地豎起大拇指,贊他一聲有情有義。
然而,該扼腕,林奶奶去得太早,林爺爺又一直沒續娶,林二爺娶的妻子也在雲省,以至於,林愛軍缺少女性長輩的教導,從而只想著幫堂嫂分擔農活家務,卻忘記了堂哥出了遠門,他和堂嫂處在一個屋簷下,就算平日裡關係再好,也要注意避諱嗎?
總之,最開始,也許,林愛軍只是單純地想要幫忙,說話做事也並沒有考慮得那樣周全。
然而,對才三十來歲,就因為丈夫外出打工,而被迫扛起一個家的堂嫂來說,林愛軍很多有心無口的話,很多無意為之的舉動,聽在她耳裡,看在她眼裡,除了濃濃的關心和擔憂外,還有著一種女人才能品出來的挑逗和暗示。
都說“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層紗”,這一男一女,在同一個屋簷下處久了,能不摩擦出幾分火花來?於是,出軌這件事,也就順理成章了。
今世呢?
按理來說,透過相親這種方式認識的男女,不論在哪個時代,除非能順利步入婚姻殿堂,否則,即便見過幾面,雙方已商談到定婚結婚,但是,只要沒入洞房,那麼,兩人之間的感情都不會有多深厚。
林愛軍和曾娟這兩位,正是透過相親認識的。在“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連鄰村的男女都不一定會認識進而熟悉起來,就更不用說兩個不同的鄉了。
因此,這兩位在拐了好幾道彎的親戚介紹下認識,到雙方覺得閤眼緣,開始處物件,再到農忙時節,男女雙方的家人,互相到對方家裡幫忙,再到最後的定婚,以及接下來,即將到來的結婚,商量擺酒和聘禮這些事情,這中間,見面的時間加起來,絕對不超過一個月。
這麼短的時間,能處出多少感情來?
前世,林愛軍和曾娟吹了後,又在家人親戚的幫助下,連續相親不下十次。
後面,不知道出了什麼事,突然他就不願意相親了,而林爺爺和林二爺也不知道出於什麼樣的考量,並沒有再像以前那樣催婚了,就連奉行“大哥如母”理念的林愛國,對林愛軍的單身生活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此刻,腦海裡突兀浮現出這個念頭的林初夏,對比前世今生的不同,忍不住生出一個很是荒謬的猜測來:難不成,前世,其實,林愛軍也一直放不下曾娟,並且,也一直默默地在暗處關注著曾娟?更甚至,在曾娟同樣被離婚後,也曾生出過娶曾娟的想法?
那麼,前世,究竟出了什麼樣的差池,導致林愛軍並沒能和曾娟走到最後?尤其,曾娟剛生的那個小女兒,生父還是林愛軍的情況下!
這回,連繫統也被林初夏的那些分析震住了,許久後,才吐槽道:“宿主,其實,你四叔的美名是‘綠帽王’吧?還是專程送人戴的那種!”
林初夏:“……”
一夜無夢。
第二天,早上,晨練結束的林初夏,衝了個戰鬥澡,回到臥室後,就換了件白色繡花襯衣,外面套了件淺藍色馬甲,下面配了條由白到藍的漸變色及踝長裙。
頭髮嘛?依然是齊耳短髮,不過,因為頭髮比較多,為了不襯得自己的臉更圓,因此,林初夏每次去理髮店的時候,都會特意要求師傅將頭髮打薄一些,再配上額前的空氣劉海,站在林浩宇身旁,總算有了點“姐弟相”了。
那麼,今天,林浩宇又是怎樣打扮的呢?
同樣的白色襯衣,淺藍色馬甲和西褲。
早就收拾好,坐在餐桌前,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下意識抬手,安撫地摸向“咕咕”叫的肚子的林浩宇,聽到由遠及近的腳步聲,下意識地抬頭。
接著,他就笑眯了眼,一口白牙也暴露在空氣中:“姐,你今天真漂亮!”
瞥了眼和林浩宇那一身精英人士必備的西裝馬甲裝備完全不符合的“二哈”氣質,林初夏嘴角抽了抽,嚥下到了喉嚨的吐槽,笑眯眯地回了一句:“你今天也很帥氣!”
可不,也沒幾個人,能突破西裝固有的“穩重、精緻、經典、儒雅、時尚、浪漫和風流”等特點啊!
“好了,吃飯。”
話落,林愛國率先拿起一隻包子,放到嘴旁吃了起來。
以前,看林初夏還挺懂事乖巧又聽話的。結果,自從她學會做衣服後,就“沉迷其中,無法自拔”,隔三差五就整一套花裡胡哨的“姐弟裝”“母子裝”。偶爾,林初夏才會顧慮到他這個做老父親的心理,做上那麼一兩套西裝,就這,還是和兩老同款的呢!
他就是單純地覺得,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將這些錢花在穿著打扮這些外物上,還不如買些好東西吃到肚子裡,絕不是羨慕嫉妒!
以前,鄧秀珍還會幫著勸說一二,結果,收了幾次林初夏做的衣服後,就毫無原則地叛變了。尤其,在林初夏幫著她,在市裡找到了一間專門售賣精品店的店長工作後,更是容不得他有任何批評指正林初夏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