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大功臣,沈度好意思冷落人家嗎?
騎大白馬其實很帶勁。
當然,現在倆人衣冠楚楚,正在談公事。
喬依娜坐在沈度對面,臉上的春色還沒有完全消退:“老闆,IBM內部正在討論出售電腦業務,內部分歧很嚴重,從去年業績看,這部分業務已經是微利,估計今年將出現大幅度虧損。”
不光是IBM不好過,所有生產電腦產品、手機產品的企業,日子都不好過。
現在是九十年代,國內窪地與國外高低相差巨大,低價戰略約等於沈度掌握核武器。
關鍵在於沈度不在意這方面的盈利,寧可少賺錢也不想讓別人活下去。
人工成本方面,深度投資公司從業者月薪幾百元人民幣,美國人月薪一兩千美元,簡直是天地之別。
說好公平競爭嘛,你這樣玩,我們吃什麼?
國內國外深度投資公司實施兩條線,沈度在國內屬於微利,在國外銷售產品要大幅高於國內定價,肯定是盈利的。
但是,沈度能盈利,鑑於成本差別,國外企業不可能盈利。
舊產業與沈度無關,資訊浪潮時代,沈度壓根就不想給別人活路,所以他才會採取焦土戰略。
不光是人工成本,幾乎大部分的零部件採購成本都很低廉。
第一年還好一些,畢竟沈度在國內的生產線沒有全面鋪開,主攻亞洲市場、歐洲市場,北美市場只是少量滲透。
到了九六年下半年開始,沈度的生產線全都鋪開了,產品源源不斷投放,北美市場開始發力。
在手機市場上,深度投資公司產品更新換代好多次了,愛立信、諾基亞還在舊品牌上苦苦掙扎,壓根就沒有新產品上市。
沈度已經把小靈通賣掉,正在籌劃第三代通訊技術。
他正在乾的事情是摧毀一箇舊世界,建立一個新時代。
“如果他們不虧損,我們寧願少賺錢而壓低產品價格,豈不瞎忙一場?”
沈度對此並不意外,這是他希望的結果。
“深度投資公司所涉足的領域,尤其是手機、電腦這兩塊,低價戰略如同屠夫手裡的屠刀,要把對手斬盡殺絕。有不怕死的儘可以介入這些領域,想生存下來也要看他們手裡有沒有錢,我倒是希望有一個對手,大家一起燒錢玩。”
這才是沈度的底氣。
打價格戰說起來容易,也不是隨便一個人可以玩的。
道理很簡單,你必須虧得起的資本,才有資格下場玩。
手裡沒有錢,還玩個屁!
告我低價傾銷嗎?
深度投資公司在國內的賣價,要比國外價格還要低,怎麼可能是低價傾銷。
當然,鬼佬要找他麻煩,肯定有辦法。
“如果他們出售這部分業務,深度投資公司要不要收購?”
“深度投資公司自己有,根本不需要收購,當然,如果是白菜價的話也不是不可以。而且我們也不怕別人收購,IBM玩不轉,換個人也玩不轉。”
沈度不是說狂話,價格屠夫可不是隨便說的。
哪怕國內企業去收購,把生產線放在國內降低成本,照樣很難生存。
如沈度這種玩法,屬於焦土戰略,與大部分商業行為大相徑庭。
開工廠的目的就是要賺錢,賠本的買賣沒有人願意幹。
如果沈度不想賺大錢,他所經營的行業,也就沒有別人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