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走進麥田,忍不住感慨道:“麥浪金黃,沉甸如金,又是豐年,當吟詩一首啊!”
歐陽修扭臉一看。
一旁的富弼、蘇良、王堯臣三人已經彎著腰割起來了,他也連忙揮起鐮刀。
若排在最後,那是相當丟臉的一件事情。
最初,官員們大多都很興奮。
因為此事很新奇。
但不到半個時辰,便有人累得頭暈眼花,嬌嫩白皙的手上也都磨出了水泡。
割麥甚累。
尤其是在這樣的烈日天氣下。
趙禎也是滿頭大汗,但看到旁邊的三個孩子還彎著腰割麥,他自然不能停下。
周邊的官員也都看著他呢!
而此刻,在一片麥田中。
數名館閣官員望著前方一個超過了他們近一倍的背影,一邊擦著臉上的汗,一邊罵道:“就他厲害,就他會割麥子,他這樣豈不是顯得咱們更加笨拙,包希仁還真是會安排!”
館閣官員罵了幾句後,只好繼續低頭割麥。
那個超了他們近一倍的背影,不是別人,正是王安石。
當下的王安石,正是精壯之時。
並且他甚喜農事。
當年任齊州知州時,每到麥忙,他都是拿著鐮刀就去地裡了,與司馬光還曾比賽過。
論割麥,恐怕樞密使狄青來了都不一定是他的對手。
他簡直是一騎絕塵。
後面的館閣官員一邊罵他不通人情世故,一邊埋頭往前趕。
將館閣之臣與王安石同列,正是趙禎的主意。
這些經常持筆伏案的館閣官員,經常出病,且經常呈遞一些不知民間疾苦的奏疏,乃是最應體驗此番勞作的官員。
至於國子監那群嬌生慣養的學子們,則是由皇城司計程車兵監督,他們絕對不敢偷懶。
很快,日到午時。
有吏員高聲道:“午時到,休息半個時辰!”
官員們聽到此話,皆是長呼一口氣。
然後三三兩兩,扶著腰,回到田間地頭的林蔭下。
有人靠在樹上,有人躺在地上,有人去路邊舀起剛打來的井水“噸噸噸”地就牛飲起來。
有的拿著饅頭,就著開封府提供的鹹菜疙瘩就吃了起來。
有的過於疲憊,直接就躺下睡了。
這半個時辰,正是用於吃飯休息,之後,他們就要幹到太陽落山了。
眾人痛並快樂著。
此乃底層百姓的日常,他們不敢抱怨,也不應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