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宋軍怎麼這麼多?他們的火器實在太猛了!”
“不對,宋軍的架勢不對啊!他們根本不急著衝鋒,而是在不斷將我們圍起來,他們……他們的目標是將我們全殺掉啊!”
“側翼是我們最薄弱的地方,但是……但是宋軍最多,他們明明已經突破了防線,但又折回去了!”
……
一眾遼軍將領都發現了端倪。
宋軍的打法與他們想到的完全不一樣。
宋軍若集於一處衝鋒,他們尚可抵禦,但這樣多處衝殺,且根本不朝前衝,令遼國部族兵損失慘重。
大戰開啟兩個時辰後。
遼軍將領們將戰況紛紛傳回了在中軍指揮的南府宰相蕭惟信。
蕭惟信漸漸反應了過來。
“不好!宋軍不是在攻城,更不是要衝破防禦與皮室軍大戰,而是要對部族之兵圍而殲之。”
“這一次,他們的目標是消滅我們的部族之兵!”
蕭惟信明白過來後,當即便準備撤軍,並要將部族之兵聚集在一起。
此乃減少傷亡的最有效手段。
他正準備下令,突然又停了下來,然後持筆蘸墨,將此情況寫了出來。
“速速將此信呈遞給陛下,是退兵還是繼續死守,全聽陛下軍令!”
這次,蕭惟信學聰明瞭。
他從雲州撤退,差點兒沒被耶律洪基殺了,而今他若擅自撤離軍隊,若敗,他一定是替罪羊。
故而,他寧願部族之兵再多死成千上萬人,也要等待耶律洪基的命令列事。
……
這一刻,檀州城前。
三萬皮室軍的中高階將領全部筆直地站著,聽著耶律洪基訓話。
“契丹族的勇士們,當下已到了我們大遼最困難的時候,這一仗若再輸,國破家亡,再無翻身的可能,唯有大勝,我們才能有喘息的機會……”
耶律洪基正慷慨激昂地講著。
一名傳信兵騎馬狂奔而來,高聲道:“蕭相來信,陛下親啟!蕭相來信,陛下親啟……”
耶律洪基微微皺眉,示意不遠處的北府宰相姚景行接過書信,並開啟看一看。
姚景行立即接過書信,開啟一看,不由得臉色驟變。
他急步來到耶律洪基的面前。
“陛下,此戰,宋軍之意,不是攻城,亦不是要與咱們的三萬皮室軍對攻,而是要將我們的部族之兵,圍而殲之,對方火器兇猛,兵卒甚多,且沒有派遣出巨型戰車,我方兩翼傷亡慘重……”
聽到此話,耶律洪基的身體不由得一顫。
攻堅與圍殲之意完全不同。
宋軍此番若是攻堅,當下必然已經疲憊。
但若是緩緩圖之,不朝前衝,而是派遣大量兵丁對遼軍圍而殲之,那五萬部族兵就危險了。
此時,宋軍非常分散。
三萬皮室軍即使衝過去,也不知該如何救。
姚景行面色急切地拱手道:“陛下,臣懇請立即命部族之兵後撤,然後聚於一處。若宋軍窮追不捨,臣建議,全軍回城佈防!”
耶律洪基面帶猶豫,望了望前方戰意正濃的皮室軍將領們,緩了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