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具屍體,一人躺著,手邊是帶著鮮血的鐵錐,胸口中了鐵錐。
另外兩人蜷縮在另一側,都側著身子,一人是後背中錐,一人是肚子中錐。
血已凝固,臉色慘白,周圍有打鬥的痕跡。
蘇良也是參與過戰事的,對這種屍體,自然不懼。
當即,他走到那名叫做蔡大石的屍體面前,認真地觀察了起來。
稍傾。
蘇良想了想後,對包拯說道:“對,從殺豬巷衝出來的那個掉落灶王面具的人,就是他,不會有錯。”
因此人裝扮奇異,且距離蘇良很近,故而蘇良看得非常清楚。
聽到蘇良篤定的回答,包拯點了點頭,與蘇良從小樹林中走出,然後道:“景明,你的任務已完成,臨近年節,你速回吧!”
此案與御史臺無關,且發生在年節下,而蘇良年節下最喜的就是在家中與家人一起,故而包拯讓其速回。
“好,希仁兄,查案要緊,但也要注意身體啊!”蘇良朝著包拯的肩頭捶了一下。
當下的包拯,已五十七歲。
為了開封府,兩鬢斑白,顯老了許多,身體也大不如以前了。
包拯笑著點了點頭。
這兩日,包拯還是第一次露出笑臉。
就在蘇良準備離開之時,不遠處突然有兩匹快馬奔來。
一匹馬上坐的是開封府衙役,另一匹馬上坐的是大理寺司直白振。
二人行至小樹林前,立即勒馬,然後白振一手拽住馬繩的瞬間,另一隻手輕按馬鞍,然後身體一躍,以一種非常瀟灑的姿態翻身下馬。
“好身法!”蘇良忍不住低聲讚歎道。
沒想到一個文官的騎術竟然如此厲害。
看其動作,應該是個練家子。
大宋朝,文武全才的進士可是不多。
白振快步走上前來,當看到蘇良後明顯一愣。
“參見包學士,參見蘇中丞!”白振拱手。
包拯道:“白司直,本官喚你前來,乃是讓你來辨一辨此三人是否為搶掠你的歹人,他雖未見過他們的真容,但歹人體態、面具,那日所穿衣服,應該能辨認出來吧!”
白振道:“自然可以,自然可以!”
白振在大理寺也負責刑案,若辨認不出,那就丟大理寺的人了。
當即,白振便去小樹林辨認了。
而此刻。
蘇良望向白振的背影,突然一愣。
此刻的白振雖然換了一身灰袍,但與上次的黑袍一致長短,鞋也是同款。
白振走到小樹林內的小水窪旁時,鞋面上,衣袍的下襬,很快就沾上了草泥。
蘇良的心中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他朝著身後的劉三刀耳語了幾句,後者立即會意,騎上馬便朝著汴京城的方向奔去。
包拯看到這一幕,面帶疑惑。
這時,白振快步走了出來。
他拱手道:“稟包學士,三人所穿衣服,所戴面具,正是前日搶掠我的歹人所穿戴,身形體態也完全符合!”
包拯點了點頭。
“辛苦白司直了,你可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