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絲綢之路。
不僅是一條貿易商路,還是一條文化之路、和平之路。
當大宋與西域諸國的通道再次開啟。
商貿交易、文化共享、新事物不斷湧現,甚至婚配發生多民族融合。
東西方便能形成共有的新秩序。
當多個國家部落變成一個互利共贏共同體,血腥暴力與不公便會減少許多,底層百姓的日子才有可能變好。
對大宋而言。
讓商貿和文化走出去,將會使得大宋的財政流通更加健康,也會使得江山社稷更加穩固。
蘇良看向這個一臉真誠、欲闖西域而謀求歸宋資格的漢子,笑著問道:“我叫蘇良,字景明,你叫什麼名字?”
“王樵,字木之。”那漢子回答之後,先是一愣,然後又驚又喜地說道:“您……您……您就是蘇景明?”
“我們有眼不識泰山,參見蘇中丞!”
“參見蘇中丞!”
後面的漢子們聽到蘇良之名,也都甚是興奮,紛紛拱手高呼。
蘇良當年在西夏卓囉城前追兇砍頭之事,使得其名震西北、河湟以及吐蕃諸部大部分地區。
但凡是個西北大男人。
無不覺得蘇良足夠強硬,實乃國之英雄。
“王樵,你們祖上有汙點,被熙河鎮所拒,實屬正常,但你們敢於以闖西域之舉迴歸大宋,我甚是欣賞。”
“我可以為你們寫一封加蓋官印的證明信,讓你們暫以‘大宋商人’的身份前往西域,此去途中,面對盜匪惡人之流,你們可以以牙還牙,但面對普通百姓、善良的商人,你們不許偷搶,只能做正常買賣。”
“待你們打通這條路,可再去熙河鎮,到時我破例讓伱們和你們的家人迴歸宋土。”
“明白,明白,我們一定可以的,多謝蘇中丞!”王樵甚是感激地說道。
他們擁有蘇良的證明信,至少能減少一半的風險。
出門在外。
大宋商人這個身份,非常有用。
西域的一些國家和部落。
即使不給遼國和西夏的面子,也會給大宋的面子。
因大宋在文化和物品輸出上,遠遠高於別國。
很多用過大宋瓷器、絲綢、藥材、農具、書籍等物品的西域人都對大宋有較高的認同感。
很快。
蘇良便為他們寫了一封證明信。
這些漢子再次朝著蘇良拱手,然後才朝著西方奔去。
而蘇良等人也朝著東北方向行去。
……
六月十五日。
蘇良等人來到了黃河之畔。
此部分的黃河,河道蜿蜒而狹長,河水也較為清澈,周邊的河谷山峽甚多,隨處可見一片又一片的綠坡草地。
不但適合放牧,而且適合耕種。
可惜人煙稀少,未被開發,方圓幾十裡都看不到人。
待大宋拓邊結束,蘇良一定會派人來這裡墾荒,將這塊荒地變成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