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五,午後。
蘇良等二百餘人由西轉北,過洮水,來到一片水草豐茂的草原上。
河湟區域,地形複雜。
有戈壁荒漠、峽谷河流,也有廣闊無垠的綠色草原。
此處西北方向的一大片區域。
得益於上游黃河水和支流洮水的澆灌。
土地肥沃,河流密佈,降水豐沛,乃是農耕與遊牧的上佳之處。
這裡。
坐落著吐蕃諸部西北地區勢力規模僅次於唃廝囉部落的一個大部落。
羅格勒部落。
此部落有部眾近八萬,戰士一萬八。
自此處往西北方向,方圓八百里,皆是羅格勒部落的地盤。
這時。
獨臂老喬望向前方,朝著蘇良道:“中丞,前方十餘里外,便是安川堡,接下來咱們要啃這塊最難啃的骨頭了!”
蘇良點了點頭,望向前方。
羅格勒部落的區域主要包括三個地方,分別是安川堡、寧洮城和安隆寨。
此三處皆有羅格勒部落的駐兵。
其中,羅格勒部落近七成的部眾都居住在最中間的寧洮城。
蘇良在出行前,便全面瞭解了羅格勒部落。
此部落曾是多個分散的小部落。
後來在慶曆五年,羅格勒與其兒子阿柴思憑藉武力組建了羅格勒部落。
而後在皇佑二年。
羅格勒部落也學著大宋變法,改革族落制度。
喊出了一個“無貴賤,無貧富”的口號,使得羅格勒部落迅速強大起來。
所謂“無貴賤,無貧富”。
就是羅格勒部落的所有財物都歸部落所有,部眾只需遵照部落首領的指令勞作。
其吃喝穿戴,婚喪嫁娶等所有費用,皆由部落承擔。
說白了。
就是平均主義,吃大鍋飯。
在蘇良眼裡,此等改革之法,看似公平,可吸引許多人且使得人心甚齊。
但不能長久。
三十歲壯漢與六十歲老叟同工同酬,好吃懶做的草包與勤勞能幹的壯漢享受同等待遇,早晚會爆發巨大的矛盾。
不過當下,羅格勒部落發展的還不錯。
隨著其漸漸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