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曾想,內亂還不到一年,便被剿滅得乾乾淨淨。
蘇良使得交趾兵傷亡八千人的壯舉,更是讓這四國使臣生氣。
大宋南境已久安。
那接下來不安的就是他們了。
耶律重元也在人群之中,他更關注的是大宋百姓的表現。
在遼國。
尋常百姓看到官員與士兵,一般都是眼神閃躲,甚至會躲起來。
雙方几乎是互為仇敵。
但汴京城的百姓,特別是那些老弱之人,看路過的將士,儼然像看到兒子有出息的感覺一般,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得民心遠比武力鎮壓民心要好啊!”耶律重元喃喃說道。
他在汴京城閒逛的這幾日,受益匪淺,學到的道理,都足以編上半本書了。
此刻,他頓時明白為何耶律洪基去了一次汴京,便強烈要求遼國變法改革了。
遼國再不求變,就被大宋遠遠甩開了。
就在這時。
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道聲音。
“犯我大宋者,必誅之!”
此道聲音越來越多,眨眼間,所有的百姓都開始喊起這句話,並看向蘇良。
與此同時。
西夏使團的使官們都低下腦袋,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此話是非常有講究的。
當年,蘇良追兇追到角囉城,殺掉西夏野利刺等二十八名兇犯,並讓西夏國相沒藏訛龐寫致歉書後,一眾西軍士兵就是這樣喊的。
而今,此話已經變成了大宋軍伍常用的一個口號。
每當喊起之時,全宋百姓都感到甚是驕傲與自傲,而西夏人則以此為恥。
“犯我大宋者,必誅之!”
“犯我大宋者,必誅之!”
“犯我大宋者,必誅之!”
……
此話在汴京城的上空飄蕩,震耳欲聾,響徹雲霄。
眾使團的使者們都生出一種畏懼感。
大宋的百姓實在太團結。
這種凝聚力的國家,簡直就不可戰勝。
蘇良望了一眼不遠處的各國使團,忍不住感嘆道:“吾宋已提男主劇本,爾等皆為配角!”
約一刻鐘後。
車隊離開宣德門下,朝著大理寺監牢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