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殿內。
官員們都是一臉懵。
官家留下一句“朕主意已定”,然後甩袖離去。
群臣都知這是氣話,不由得紛紛看向兩府相公,想知接下來到底是要繼續等還是散朝。
首相文彥博一臉無奈。
歐陽修、唐介、包拯、王堯臣四人依舊是一臉正氣,若官家執意籌建重騎兵,四人定然還會上奏反對。
當下,除非令雙方都有臺階下,不然很難平復這場矛盾。
文彥博朝著偏殿望了一眼,發現一名小黃門站在拐角處朝其點了點頭。
他立即會意。
這說明官家還未曾離開,等著群臣給他一個合適的臺階。
此事當下還未傳出大慶殿。
若傳出大慶殿,那恐怕又要成為民間風傳的一樁朝堂鬧劇了。
趙禎顯然也不想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文彥博走到最前方,待所有人都看向他,他雙手往下壓了壓,示意大家先待在原地,莫大聲喧譁。
群臣皆會意。
而後,文彥博看向蘇良,道:“景明,要不你去找官家說一說?”
整個大殿內,最討趙禎喜歡的官員便是蘇良,且蘇良總是能想出一些令人意料之外的好主意。
蘇良想了想後,微微點頭。
一旁,王堯臣聽到此話,一把抓住蘇良的衣袖,道:“景明,切記,理大於天!”
歐陽修、唐介、包拯三人聽到此話,也都跟著附和道:“理大於天!”
文彥博一巴掌打掉王堯臣的手臂,並瞪了四人一眼。
當下的朝堂,貪官奸臣倒是少了。
但執拗的一根筋官員卻是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這樣的官員,確實能幹,但有時那股較真勁,也能將人氣個半死。
不遠處。
夏竦望著蘇良的背影,若有所思。
他覺得蘇良此去若是順著官家,則是他得利;若逆著官家,便是去找罵。
……
約一刻鐘後。
蘇良面帶笑容地走了過來。
就在文彥博準備開口問蘇良結果如何時,不遠處傳來一名小黃門尖細的聲音:“廷議繼續!”
眾臣皆是又驚又喜。
蘇良一下子便能將官家勸回來,這是大家都未曾想到的。
他們本以為蘇良會去談一談條件,然後再回來與群臣商量是否能答應官家的要求。
哪曾想官家直接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