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佾盡職盡責。
已尋到了近百位符合百家學院夫子標準的民間匠人。
他們與柳七先生都居住在單獨的宅院內,預計半個月後,便會搬到百家學院內的奇人居。
至於招生細則也都早就定下了。
“不限年齡,不限性別,需有一技之長,管吃管住,每月最後一日發放月錢……”
百家學院今年要招的首批學生,必須要在某個行業內擁有一定天賦或一技之長。
待形成了良性迴圈後,才會招收一些好苗子。
畢竟,目前所有的支出都是私人之費。
即使趙禎支援了一些,開銷也非常大,而蘇良又想在三到五年內看到結果。
蘇良與曹佾坐著馬車在百家學院轉了一圈後,心中甚是滿意。
“八月初,便開始按照咱們的招生細則招生吧,每位夫子的學生不能超過百人,一切按照咱們擬定好的章程來辦。”
蘇良擬定的學院章程非常詳細。
賞罰分明,不講輩分,能力越出眾,賞賜越高,意在鼓勵所有人發明創造。
真要能在百家學院站穩腳跟,那比當個知縣都要強。
當然,若是觸犯了學院規矩,蘇良也能讓其立即走人。
曹佾點了點頭,隨即問道:“咱……咱們的山長人選還沒定呢?你可有合適人選?”
山長,即是院長。
當下,百家學院除了夫子外,只有兩個人的身份是確定的。
蘇良為監院。
總領學院所有職事,但不涉及具體執行。
曹佾為總直講。
管理所有學生與夫子,以及各項繁雜瑣碎事務。
至於諸如錢糧、書辦之類的差事,曹佾基本都交給了曹家人。
在大宋,一座書院能不能做起來。
大機率取決於院長的名望與文壇地位。
比如,曾經石介的泰山書院,范仲淹的《應天書院》就做得非常好。
使得天下文人心嚮往之。
蘇良想了想,回答道:“我已找好了百家學院的院長人選,但此時還不宜置院長,等咱們做大做強了,院長自然會露面!”
曹佾不再多問,心中喃喃道:若我所料不錯,院長人選不是範希文便是歐陽永叔,這二位相公當下自然不能露面支援百家學院,待做出一定的功績,他們一定會站出來的!
蘇良早已告知曹佾,百家學院三年後的目標。
“讓百家學院成為一個除了不培養進士什麼都能培養的行業人才聚集地,讓朝廷將百家學院變成一個類似國子監甚至於高於國子監的一個衙門!”
曹佾每次想到這個夢幻的目標,便動力十足,充滿幹勁。
身體出了點狀況,在喝中藥調理,這週末可能都是一更了,下週我儘量多更吧,感謝諸位的閱讀,實在抱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