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有人說,令匠人、農戶、刻工等市井小民入國子監,與國子生、太學生同等待遇乃是恥辱?”
“我想說,若有匠人、農戶、刻工等市井百姓的待遇與你們等同,確實是恥辱。但這種恥辱不是那些市井百姓不配,而是你們不配!”
“能入國子監的市井百姓,皆是能為朝廷建功者!”
“你們仰賴父輩恩蔭,在國子監享受著朝廷最好的資源,吃住全免,卻還不如一名市井百姓為朝廷創造的價值大,難道不該感到恥辱嗎?你們應該自降待遇,方算是有骨氣的讀書人!”
“你們可知,刻工畢昇的《活字印刷術》能為各個州府刊印報紙省下多少錢財?你們可知,十六歲的沈括憑藉測算之力,預測出大河決堤,能夠挽救多少百姓的性命?你們能做到嗎?我朝不缺你們這種平庸的讀書人,但卻缺少如畢昇、沈括那樣的奇才,許之以高俸高地位,理所應當!朝廷未做此事,我募資私學,有何不可!”
蘇良的道理很簡單。
誰能為百姓做出更多貢獻,誰便能享受到更好的待遇。
而設立百家學的目的,便是培養如畢昇、沈括這樣能對百姓做出巨大貢獻的人。
在蘇良講話的同時,周圍已經聚集了大量百姓。
還有一些小報的線人探子,已經開始手持毛筆記錄起來。
“蘇……蘇景明,你莫詭言狡辯,百家學之人,只善於技,而我等研究的乃是治國大道,技遠遠小於道,其焉能與我等比較!”
“對,官家提倡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我等才是朝廷未來的棟樑,可以對那些匠人小民優待,但讓與我等相同,乃是對天下讀書人的侮辱!”
“蘇景明,你莫再狡辯,你的目的不過是媚民以求仕途,徒沽名釣譽耳,今日,你必須道歉!”
“道歉!道歉!道歉!”後面的學子也都紛紛大喊起來。
……
蘇良無奈地搖了搖頭。
他本欲與這些學子好好地講道理,哪曾想這些人如此冥頑不靈。
那蘇良便只能換一種講法了。
當即,蘇良撣了撣衣袖上的灰塵,朝前走了兩步。
在蘇良環顧四周的同時,學子們都安靜了下來。
蘇良面色嚴肅,展現出來的殺氣,令眾學子感到甚是壓抑。
他們對這位能在朝堂上展現“過肩摔”的臺諫官,還是有些畏懼的。
蘇良頓時提高了聲音。
“今日,本官便說實話了!”
“就你們?還敢自詡為朝廷未來的棟樑?大宋若指望著你們這群廢物,必有亡國之危!”
此話一出,周圍瞬間安靜下來。
“廢物”二字,實在是太扎耳朵了。
更何況面向的物件還是這群自詡“天之驕子”的一群人。
一旁的衙差們都甚是緊張。
蘇良此話,比罵這些學子的父母更令他們憤怒。
學子們攥著拳頭,瞪著眼睛,幾乎要衝上來群毆蘇良。
但他們一想到蘇良那句“他們若敢動手,斷送的乃是自己的仕途”又冷靜了下來。
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