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們哄騙官家不是一次兩次了,還誰敢扯謊?
人人都敢扯謊。
陳執中被氣得臉色發紅,他最怕的就是這種混不吝的回答。
“都別吵了!”
這時,趙禎終於忍不住開口了。
“蘇良,你說,接下來應該如何做?”
“臣建議,官家立即回宮,莫問冷青之事。而冷青與高繼安最好交由大理寺與開封府聯合審查,最多五日,必出結果。若冷青真是帝子,臣願向陳相、夏樞相和趙寺卿致歉!”
蘇良想到不久前高繼安的表情,就篤定這裡面絕對有貓膩。
“就聽蘇景明的,回宮。”趙禎用一道無須再議、毋庸置疑的語氣說道。
陳執中、夏竦和趙概氣得牙根直癢癢。
他們實在想不通趙禎為何如此寵信蘇良。
即使蘇良一句話去除了宮內的鉛汞、丹砂之毒,官家也不應如此厚待。
太氣人了!
蘇良也有些發愣。
自他論辯黃河變道之策失敗後,官家對其確實很好。
甚至語氣都比往昔溫和了許多。
今日這一句“就聽蘇景明的”讓他生出一種“得遇明君,一定要為大宋肝腦塗地”的感覺。
其實,這是張茂則的功勞。
張茂則除了向趙禎彙報了蘇良在河道上拼命的表現外,還稱蘇良有些像年輕時的韓琦,希望其莫被一些雜事磨平了稜角。
此話,趙禎一下子聽到心裡了。
趙禎與韓琦相差兩歲。
起初,他視韓琦為知己,儼然是將其當成未來宰執來培養的。
寶元元年,擔任臺諫官的韓琦上《丞弼之任未得其人奏》,痛斥四大宰執,當時稱為:片紙落去四宰執。
其諫言生猛,甚於蘇良。
但接下來。
韓琦不斷遭到仕途打擊,自去杭州後,所上奏疏,已經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了。
趙禎看到蘇良,不但看到了年輕時的韓琦,還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
故而,他不想再打擊蘇良。
年輕人,說錯了不要緊,但必須要敢說。
朝堂裡這樣的年輕官員太少了!
在趙禎心中,已將蘇良當作了未來的宰執來培養,故而才對其如此柔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