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蘇良便朝著外面走去。
但走了兩步後,卻發現沒有人跟著他,且周圍官員大多都低下了頭。
這群人為了利益而聚在一起,各懷鬼胎,誰都不願意做那個為首的誣陷者。
蘇良扭過臉來。
“你們今日堵在御史臺門前,無非就是想著將事情鬧大,讓我自去監察御史之職,我告訴你們,不可能的!”
“我蘇良一心為國,所做之事,天地可鑑。你們說我結黨、說我徇私,說我沽名釣譽,我都不在乎,因為你們根本不可能拿出證據!”
蘇良走到人群中間。
“我作為一名臺諫官,上諫諍君主,下監察百官,一切食君之祿卻不能為君分憂的官員都在本官的彈劾範圍之內,那些尸位素餐者,那些貪圖享樂者,那些行賄升遷者,那些走後門為兒孫謀官者,都是我蘇景明彈劾的重點物件。”
“我任臺諫官,就是要將那些國之蛀蟲趕出去,我蘇良上奏,從來不會風聞言事,而是找足了證據才會上諫,在這裡奉勸諸位一句,若覺得自己做過見不得光的事情,儘量早日交待或早日退隱,免得晚節不保!”
蘇良此話說得鏗鏘有力,直接擺明了態度。
不怕被彈劾,不怕惹眾怒,只要自己還是臺諫官,就不允許那些不能為大宋江山社稷出力的官員留在朝堂。
一人,硬剛百人。
蘇良的底氣來自於自身無暇,來自於當下趙禎給予臺諫官的權力。
聽到此話,周圍的官員們則是面色陰沉下來。
他們本來以為,以“六宗罪”便能逼得蘇良妥協,逼得他自去其職。
哪曾想根本嚇不住蘇良。
而今,蘇良與他們硬剛,倒是讓他們有些下不來臺了。
現在的他們莫說要令蘇良外放,他們護住自己都難。
蘇良一旦瘋狂彈劾起來,造成的破壞力絲毫不會弱於包希仁。
那將會是他們的災難。
眨眼間,蘇良便佔據了主動。
當下,已經不是官員們要不要妥協,而是蘇良接下來會不會彈劾他們的問題了。
“說得好!”
後面突然傳來歐陽修的聲音。
蘇良循聲望去,看到歐陽修、副相陳執中和內侍張茂則一起走了過來。
官員們立即讓出了一條路。
而這時,御史臺的唐介等人也都走了出來,守在蘇良的身邊。
歐陽修激動地說道:“臺諫官,當如蘇景明。諸位,今日我歐陽修將力挺蘇景明,你們要不要也列一列我的六宗罪?”
頓時,官員們皆未說話。
這場論辯,他們不是輸在了口才不行,文采有限上,而是輸在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說不出口的問題。
他們想仗著人多勢眾,將蘇良搞垮,而自身沒有任何損失,最後導致,百人敗於一人。
陳執中瞪眼道:“無端圍聚御史臺,多人欺負一人,這就是你們讀的聖賢書?有事不會去中書嗎?”
許修信等人一臉懵。
他們去了中書省,但中書根本不理會他們。
陳執中說此話,明顯就是讓一旁的張茂則聽呢,但官員們又不敢反駁。
這時。
張茂則走到蘇良的身邊,笑著道:“蘇御史,官家召你覲見。”
蘇良連忙拱手,便準備與張茂則一起前往垂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