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聯盟的框架下,好歹大家都打著“為了驅逐外星人,保護地球,保護人類”的旗幟,有著共同的軍事目標。
一旦被策反,成為軍事對立,那性質就完全變了。
驅逐外星人的目標,會被淡化,真正的軍事目標,會變為公報私仇,趁機打擊利益競爭對手。
原本的國際次序就很亂,全球近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原本就存在各種分歧,一旦來了一個“可以向競爭對手大打出手”的機會,大家馬上就會亮出刀槍,狠狠地砍對手幾刀不可。
那樣一來,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會不受控制地爆發。
這是唐國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也是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多年來,主張和平發展的唐國,一直在努力消除國際各國之間的嫌隙,利用“互通互贏”的經濟戰略,把大家往共同利益上擰在一起,就是要維護這個世界的穩定局面,為人類的發展爭取最有利的時機。
就目前的地球人類,文明程度只處在0.7級,連一級文明都達不到。
要想升級文明,加快發展,必須有一個長期穩定的國際環境。
“我們要冷靜。剋制好自已,再想其他辦法。”
聽到管理層獲得的交涉結果,指揮層的三個指揮官,都是義憤填膺。
只有來自唐國的指揮官韓興,冷靜地規勸大家道。
注:指揮層原本有五位指揮官,佔有一席之位的混合國,已經選擇了退出。現在只剩下四名指揮官。
於是指揮層找來決策層、智囊團,坐在一起商量應對的辦法。
大家坐在一起商討了各種應對辦法,有最激進的,也有最冷靜的。
“向混合國艦隊開火,顯然是行不通的。”
“但要說到就此放棄,地衛軍打道回府,也顯然是不能取的。”
“控制東林國的外星人,必須要消除。所以,我們只能採取在不跟混合國開火的前提下,從另外的海域進入東林國。”
“……”
最後商量的結果,是艦隊繞開東林海,改從太平洋西岸線靠近東林國。
“但這樣一來,混合國會不會也繞到太平洋西岸線,繼續阻撓我們的艦隊?”
“嗯,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以混合國的嘴臉,他們真會這麼幹的。”
“發克油!”
理事員及智囊團成員,不少人爆了粗口。
“這個世上,除了外星人,好像再也找不到比混合國更可恨的傢伙了。”
“屁,外星人都比混合國要可愛多了。”
“對,瞧瞧外星人控制了東林國後,打的第一槍,就是向混合國開的火。”
“可見,外星人也痛恨混合國。”
“看來,這混合國多行不義,已經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連外星人也看他們不順眼啊!”
大家都忍不住調侃地大笑了起來。
“我有個建議。”
作為智囊團成員之一的唐起,提議道:
“我們採取對東林國進行軍事打擊,不一定非得硬幹。比如我們可以選擇打擊他們的核電站,摧毀他們的發電裝置。東林國是個資源貧瘠之國,電力主要仰仗核發電,如果能摧毀他們的核電裝置,就能讓他們整個(鍋)防系統癱瘓掉。”
唐起這個建議,讓在場所有成員陷入了思考當中。
軍事家出身的四個指揮官,馬上舉手贊同了唐起的這個方案:
“唐起不是軍事專家,對東林國的核電站了解不多,也不深,但他的思路是對的。”
“據我所知,東林國的核電站有近五十座,數量之多,居全球第三位。我們不可能進行全面的打擊,但只要摧毀掉一半的核電站,也能讓東林國的電力系統癱瘓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