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根的強硬表態,簡直是有恃無恐。
沒辦法,說到底那是他們混合國綜合國力,領先全球帶來的自信。
尤其是科技和軍事方面,領跑全球任何一個國家。
假如地衛軍沒有混合國的參與,那戰鬥力還真會大打折扣。
另外,涉及到地外防禦,建立行星聯網聯控,需要借用空間站、各行星上已經搭建起來的基地或者裝置,像火星上的基地,及水星、土星、火星上的人造衛星等等。
地衛軍沒有混合國的參與,那麼混合國就不會提供這方面現成的幫助,而這些基地和觀察衛星,不說要從零開始重新搭建,就算是補充起來、整合起來,也是大費周章的一項工程。
所以,聽到川穀根的強硬表態,所有成員國的代表團,既惱火,又有點惋惜。
但要是答應了哈根的附加條件,由混合國來領導,那勢必會損害到各成員國的利益。
眾所周知,混合國在外交上,是一個主張“混合國至上”的單邊(煮義)國家,奉行的是“混合國優先”的霸(拳)條款,一切只能圍繞著混合國的利益來展開,而不惜侵犯他國主(拳),損害他國利益。
地衛軍代表地球最強的戰隊,整合到全球最優厚的資源,一旦為混合國獨攬大權,那無疑是掠奪了所有成員國的資源,並把各國的情報系統、安全系統,甚至各國的軍事系統,都暴露在混合國的面前。
正是看到這一幕,尤其是哈根這種囂張,且迷之自信的強橫態度,唐起終於明白了自己的國家,為什麼要在新世紀以來,頻頻地搞航天工程了。
——建造自己的空間站,以及探月工程三步走,還有火星探測計劃等等。
不說是要超越混合國了,哪怕是發展成為“第二個選擇”——只要讓混合國知道並非“非他們不可”,除了他們“還有唐國也能做到”“也能提供一樣的航天幫助”,就能瞬間擊潰他們這種迷之自信的狂傲!讓他們沒有底氣和自信,敢在國際聯合機構上這麼囂張、專橫!
“我認為成立地球聯盟是一回事,誰當領導、誰來指揮地衛軍,又是另一回事。”
作為唐國的代表團,李盟在國際外交上沒少與混合國的代表團打交道,對對方的品性、嘴臉和用心,可謂是“老熟人”般的熟悉,當然有一套經驗的應對辦法:
“這樣,我們先進行提案透過的表決,至於誰來領隊,誰來指揮,另外商議。大家認為如何?”
在場所有代表團,都贊同李盟的建議,反正這個提案估計也就只有混合國一個投反對票,構不成推翻的威脅。
當即進行全場的投票表決。
果然,混合國投了反對票。
東林國的代表團,沒收到首相方面的授意,只能根據以前的做法,跟著混合國來做就對了——混合國怎麼做,我就怎麼做。
但這次有點不一樣,唐起揭露的真相,關係到整個東林國的安危,如果真相真如唐起揭示的那樣,那麼很顯然,成立地衛軍是正確的選擇,這不管是對地球人類,還是對東林國本國人民,都是極大的保障。
所以,迫於混合國的臉色,東林國代表團沒有投贊同票,也沒有投反對票,而是表示棄權。
當然,像東林國這樣的做法,也不是僅此一家,也有兩三個經常跟著混合國混的國家,迫於混合國的臉色,不得不表示棄權——我兩邊也不得罪。
“好,統計結果出來了。”
李盟拿著統計結果,宣佈道:
“關於成立地球聯盟,組建一支地衛軍的提案,全場以195票贊成,一票反對,四票棄權,最終提案透過。感謝大家。接下來,是商討地球聯盟的管理層、決策層、指揮層、智囊層,還有後勤部如何成立,各國如何派駐哪些人才支援的問題,開始展開討論。”
經過四小時的激烈商討,得出結果。
決策層、指揮層,這兩個重要的職權部門,由全球綜合國力及軍事能力,排在前十的國家,派出專員擔任。
唐起有幸目睹了這場名額爭奪戰——簡直不比戰場上的廝殺,還要激烈!
這決策層和指揮層,可是重中之重,在這裡爭奪到名額,無疑是對本國最為有利的。
最終,唐國佔了兩位名額。混合國也佔了兩位名額。其他八個國家,分別佔了一個名額。
唐國能占上兩位名額,完全拜近世紀發展起來的航天事業所賜——已經在航天領域緊追混合國了。
……假以時日,當我們唐國徹底趕上混合國,那麼就能還這個國際聯合機構一個朗朗乾坤,而不是這般被混合國搞得烏煙瘴氣的局面。
唐起看到這個結果,心想。
就目前而言,國際聯合機構,始終還是離不開混合國的,這才滋漲了他們的狂妄和專橫。
決策層,總共設立7個理事員,唐國有幸占上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