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去這些光束炮,星艦蟲的傳統戰鬥方式與納塔文明的星艦一般,都是以類似發射導彈的形式從腹腔裝填,然後從巨大的嘴裡吐出數十上百個圓錐形的‘導彈’以期打擊更遠範圍的敵人。
另外,這些星艦蟲明顯也有缺憾,那就是這些主站的星艦蟲移動並不快,和傳統星艦一般都難以如生物那般自如的在太空中掉頭或者扭轉身子。
所以在戰鬥時,星艦蟲中體型最大的,也就是那種五十公里級別的星艦蟲則是充當了運輸艦的作用。
這些星艦蟲沒有十公里級星艦蟲那般的殺傷力,甚至靈活也不足,看起來更加笨重。
但畢竟是運輸艦,其巨大的口內時不時就可以看見無數類似蜜蜂一般的飛行生物串出。
這些蜜蜂可不是真的蜜蜂,其中個體有的已經具備人形,甚至身軀上還有著無數噴氣口。
它們的個體有超過五百米的,但其中也有一百米左右的。
類人形的蜂蜜對應戰鬥機甲,而其中如蜜蜂原始狀態的身子尾部能夠噴射火焰的蜜蜂則對應宇宙戰機。
總之,這格羅特的生物文明進化的模樣一度讓海蛇都看得咋舌不已。
“這些蟲子個子都長得挺大的啊,就是本質上還是和金屬機體一般,都空有大的體積而沒有對等的實力。”
海蛇納塔有些不適的嘀咕著。
何為與體積對等的實力?這自然是海蛇對比自身而做出的評判標準。
不過,也萬幸格羅特的星艦蟲沒有與海蛇一般的能力,要不然這個星河系中哪裡還有其它文明與生物的事?
海蛇納塔的戰鬥非常直接,也可以說是非常莽。
總之,迎著那些星艦蟲的光束海蛇就直接衝進對面密密麻麻的蟲群。
而後,在某種看不見的波紋下,伴隨星空中暗能的傳遞作用,海蛇所過之處,方圓千里之內盡皆凍結。
在沒有恆星的太空環境下溫度本就接近絕對零度,但因為太空中不存在水,所以根本無法談及冰封之類的。
但海蛇不同,因為海蛇的存在本就是以暗能為養料,而祂的能力當然可以將暗能轉化為實際存在的物質。
透過自身能力的輻射,以類似電磁波的形式傳導甚至影響暗粒子,從而引起暗粒子共鳴並化為實質存在的能量。
能量擴散之下,頓時,海蛇目視甚至精神擴散下瞄準的個體紛紛被無盡的水侵染隨後便是凍結。
凍結從外至內,根本不講道理。
海蛇行進之處,所有的格羅特蟲族紛紛化為一個個冰凍的冰雕就那麼以著掙扎的最後模樣漂浮在太空裡。
這樣的場景出現,自然讓格羅特文明後方的蟲群騷亂起來。
一些蟲群更加瘋狂,星艦蟲更是不斷噴射粒子光束以期阻擋海蛇這個怪物的靠近。
更多的單兵蟲群則也不斷湧向海蛇。
粗看之下,海蛇幾乎被蟲群包圍,但,這種包圍只是徒勞。
粒子光束被海蛇身軀表面的湛藍鱗甲反射,而類似導彈與腐蝕炸彈的來臨也僅僅在起飛進入海蛇的暗能影響範圍後紛紛化為勻速行進的導彈冰雕。
與此同時,以海蛇為中心,太空中甚至出現了一個類似凍土的環形帶。
環形帶的凍土自然是無數格羅特蟲族被冰封連線在一起而形成的。
同時,環形帶只是最初的模樣,因為是太空的緣故,又因為蟲族想要以自殺式攻擊的方式阻止海蛇,從而在蟲族的蜂擁下,在海蛇加入戰場僅僅不到十數分鐘的時間,以海蛇為中心,虛無的星域中突然就多出了一個冰凍的‘星球’。
然而,這種自殺式的攻擊,想要以冰封的星球禁錮海蛇可能嗎?
當然是不可能的。
海蛇蠻橫且暴力的從冰球中串動而出,而後新的一輪殺戮就又開始了。
蟲族的數量太多太多了,多到海蛇都有些殺之不盡的感覺。
綿延數光年的戰場那可不是海蛇一一條蛇可以輕易解決的。
海蛇的殺戮雖然看似一邊倒,但海蛇也有累的時候,甚至也需要休息。
所以,這場戰鬥註定會很持續很久很久。
蟲族的能力是吞噬複製,然而對於海蛇,它們卻連碰都碰不到一下,更別說讓海蛇的受傷,甚至獲得海蛇的基因了。
如此,就在這種麻煩的戰鬥中,時間不斷流逝......
一千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