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我在仙界種田 > 第24章 爛在地裡?

第24章 爛在地裡? (第1/2頁)

高山也看到了鄭南風和周建材兩個人湊在一起嘀嘀咕咕,感覺這兩個人肯定是沒憋好屁,尤其是鄭南風,那雙眼之中的陰狠,一直是在他背後繞著。

這個大傢伙也已經走到了水果基地門口,看著那大片的果園,到處都是長勢極好的水果。

在進到裡面之後,高山抬手從高處摘了一個蘋果下來,直接就遞給李甄玉。

“來試試這蘋果,脆甜生香,保證你吃了以後回味無窮。”

李甄玉接了過來,不經意間的和高山手指碰觸了一下,不知為何,腦中卻想起了他們之前的對視,只感覺心中猛的跳了一下,和高山錯開了視線,不再去看那陽光的笑臉。

擦拭了一下之後,李甄玉微微的咬下一口。

“咔…”

清脆的聲音響起,汁多甘甜,蘋果的香味吸入鼻翼之間,彷彿是沁人心脾。

這味道讓李甄玉不由得多咬了幾口,這才驚喜道:“厲害啊!想不到你居然培育出了這麼好吃的蘋果,就這樣的水果拿出去,別說是在咱們縣城,恐怕就算是在大一些的城市裡面,也找不到更好的品種。”

“這只不過是開胃菜!”高山臉上也是露出了燦爛的笑容,能得到這位大美女的如此誇獎,他的心裡也是很自豪,從旁邊摘了一顆水晶梨。

“夏天這時候吃李子最舒服了,補水用喉清肺而且還能解渴。”

在嘗過梨子之後,李甄玉臉上驚喜之色更為明顯,今天帶這些人過來就是想要考察,看看高山的這水果基地,到底品質如何。

而現在結果出乎意料的驚喜,遠遠的超過了他們心裡的預期。

眾人只看到了李甄玉品嚐,還沒有親自試一下,但是也嗅到了空氣當中那水果的味道。

高山又讓趙鐵柱幫忙摘了一些水果下來,在眾人嘗過之後,個個都是讚不絕口。

後面的水果幾乎都是淺嘗即止,吃太多的話,眾人可沒有那麼大的肚子。

鄭南飛的那張胖臉繃得如同是鍋底一樣,看著高山和李甄玉在水果基地裡面那親近的模樣,心中就感覺妒火中燒。

他還從來沒有見過李甄玉對誰有這種發自內心的笑容。

在水果基地這邊參觀結束之後,李甄玉這才將目光看向了她帶來的那些人,臉上浮現出了一抹微笑。

“這裡的所有水果大家也都嘗過了,你們都是這麼想的?我更加看好高山的水果基地,對於這裡的參觀,我也非常滿意。”

“我也是同樣的觀點,那些水果的長勢很好,哪怕是烈日當頭,果樹也依舊是枝葉翠綠,證明這些果樹都有著很強的生命力,結出來的果子味道,簡直絕了!”

“我贊同,這些水果完全超過了我的預期。”

高山謙和的笑道:“謝謝大家的誇獎,水果的品質是我考慮的第一位。”

“既然大家都很滿意,那接下來的…”李甄玉本來是想要說接下來的訂單怎麼合作,可還沒等他把話說完,鄭南風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合作的事情先不著急,今天我們過來這裡主要是為了參觀,至於到後面,我們是否會選擇他來作為合作物件,還有待商議!”

李甄玉眉頭微微的皺了一下,不過臉上還保持著一絲微笑,“鄭少爺,我這次帶大家過來也是給大家創造一個商機,你們在市場上可曾買到過高山這裡一樣品質的水果?只要是這裡的水果拿出去,一定會找到瘋搶。”

“你也說了,前提條件是拿出去放在外面的市場上,如果沒有我們,你覺得就他這一個土鱉能賣得出去這些水果嗎,他這裡的種植面積最少,也得有上百畝地吧,這麼多水果滯銷,他會不會哭死?”

說出這話的時候,鄭南風朝著那些來時的人都使了一個眼色,眼中的意思已經是非常明白聯合那些人一起壓價,這也是他們慣用的手段。

您可是不要轉那些錢也要先把價格給壓下來,這邊的價格壓的越低,到時候他們能收的利潤就越高。

李甄玉自然知道這些人想的是什麼,哪怕剛才對高山的水果站不絕口,可此刻也都是一個個閉口不言,就在他準備為高山再說幾句話的時候,卻沒成想高山一句話讓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

“今天竟然李經理把你們給帶過來了,我本來想著給李經理一個面子,你們誰想要從我這裡購買水果訂單,我可以給你們。”

高山一開始以為李經理帶著這些人過來,只是單純的參觀一下,走的時候買一些水果離開,可是卻沒想到這些人竟然是李經理帶來的合作商。

他缺合作商嗎?

白康集團有多少的水果吃不下?

幾人在愣了一下之後,臉上都是露出了不懈的冷笑,尤其是鄭南風,直接就是站起身。

“話既然都已經這麼說,那我們也沒必要讓李經理的這個人情,現如今這個年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你有再好的水果上不了市場,那也只能是落在地裡當垃圾。”

最新小說: 嫁給前夫死對頭:我懷了,他瘋了! 這個明星不正經 閃婚後高冷江律在她懷裡哭唧唧 給世界一點亡靈具裝鐵騎的震撼 超能進化,我的女神軍團! 無盡世界協奏曲 重生假少爺,從打獵帶妻女發家開始 我在撣邦那些年 讓你養老婆,沒讓你養BOSS 酒廠魅魔,線上○○ 強扭的霸總太苦澀,重生她不愛了 對你不止是喜歡 出軌還裝好老公?全網直播你翻車! 契約女友太美,大佬一個個淪陷了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神算小村醫 2001傳媒教父 還能不能讓我畢業了 年少有為 重生後我靠學習成了富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