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孤陋寡聞,目光短淺,稍微讀過點書就認為自己知道的東西,都是別人沒聽說過的,擺出一副老學究的樣子去指點人家,殊不知人家讀過的書比他三輩子的都多。
其實孤陋寡聞倒也不算可怕,可怕的是狂妄自大,自認為學識淵博,以為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別人也一概不瞭解,這就很可笑了。
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未知的東西永遠比已知的東西多,世間萬事萬物,真正被人熟知的事物並沒有太多,還有許多未知的事物需要去探索。
靈珠子是有心去探索未知事物的,但是,很不幸,他這顆求知的心,被自家師父給扼殺了。
小孩子對於事物的新鮮感能維持多久呢?
也就是新鮮一陣,等新鮮勁一過,以後就不會再提這茬了。
但凡太乙真人能滿足一次靈珠子探究未知事物的求知慾,這好好的孩子也不會每天想著跟人打架摔跤尋開心。
同樣都是孩子,靈珠子跟在太乙真人身邊是錦衣玉食,無憂無慮。
而於越李家兄弟兩個卻是破衣爛衫,食不果腹,吃了上頓沒下頓,連吃飯都是問題。
三界之中,萬事萬物,世間生靈各有其命數,本不該加以干擾。
但是玉渺素不是那種冷酷無情的神仙,他看見人間疾苦就是要管。
李泉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不能貿然更改,但是他的兩個孫兒,還是可以得到些許恩惠的。
至少,不讓李二牛做一輩子的盲人。
這一點,玉渺素可以做得到。
其實以玉渺素的功績,只是一個真人的名位實在是太低了。
如果不是因為玉渺素做了太多插足人間的事情,元始天尊怎麼著也得給他一個神君或是天尊的名位。
但是玉渺素是不會計較這些的,他不在乎自己身份高低。
如今都是闡教副教主了,其他的什麼神位也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根本不重要。
原本來到於越這個地方是為了吃螃蟹,嚐嚐這裡的黃酒,結果師徒二人在這待了半個月都沒吃到自己想吃的東西。
李泉已經入土為安,他的兩個外孫現在去了瓷器店做學徒,也算是有了安穩的好去處。
師徒二人出來這麼久了,也準備回玉虛宮了,在離開之際,元始天尊決定帶自己的愛徒去吃頓螃蟹。
忙了這麼久,可以坐下來享受美味,這麼好的事情,誰會願意拒絕呢?
元始天尊愛徒最大的有優點就是聽話,當然,這聽話也是分時候的。
愛徒聽話,自然是要寵著的。
能讓元始天尊親手給他剝螃蟹的人,現在出來玉渺素也沒有第二個人了。
玉渺素可不是因為故意要偷懶才不親自動手,而是因為他手壞了。
手壞了,肯定是有原因的,就是李泉入土為安那天,玉渺素拿手釘棺材的時候,一不留神,砸歪了,左手食指和中指就刮破了。
其實就算玉渺素的手沒壞,元始天尊也不準備讓他自己剝,因為他沒有元始天尊剝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