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鼎真人看見自家徒弟跪在自己面前的時候,何嘗不想撫摸一下那個人的頭髮。
但是玉鼎真人沒有這樣做,他明白,眼前的這個孩子已經長大了,他不再是那個十歲的小孩子,這樣親密的舉動會被人誤會別有用心。
別有用心,說來真是可笑。
旁人想議論時,無論說什麼,做什麼都是錯的,在小心避嫌,又能躲避得了什麼呢?
玉鼎真人又何嘗不知道自己的徒弟只是想要一個擁抱,這本是一個特別簡單的要求,可是現在,他不敢這樣做了。
楊戩離開玉虛宮之後沒有直接回灌江口,而是去了玉泉山。
元始天尊已經看見楊戩離開玉虛宮了,無塵殿的大門沒有關,他決定再進去勸勸玉鼎真人。
玉鼎真人打定主意的事情,哪裡是那麼容易就能被人勸說改主意的。
元始天尊這次又是白費唇舌了。
但是,元始天尊他老人家也不光是為了這一件事情來找玉鼎真人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太乙真人也是元始天尊的徒弟,他老人家心裡自然也是關心的。
瞧著今天玉鼎真人心情不錯,所以元始天尊就想給太乙真人求個情。
為別人求情,玉鼎真人肯定是會給面子的,但是太乙真人,肯定是沒得商量。
“到現在就關了十幾年,還沒到一百年呢,師尊就捨不得了嗎?”
元始天尊緩緩道:“渺素,五千年,未免也太久了些。”
玉鼎真人反問了一句,“那師尊當年罰弟子閉門思過的時候,怎麼不覺得久啊?”
元始天尊罰玉鼎真人閉門思過五千年,當時也只不過是一句氣話,他太瞭解自己的徒弟了,玉鼎真人這是耍賴的祖宗,肯定不會老老實實的閉門思過。
玉鼎真人耍賴也能耍的有理有據,據理力爭的說著自己閉門思過是於玉虛宮百害而無一利。
明明是強詞奪理,可是玉鼎真人偏偏就能說得頭頭是道。
玉鼎真人不是記仇的人,但是他也不是什麼事情都能不計較,太乙真人是怎麼暗害楊戩的,別人會忘,他可不會忘。
其實元始天尊直接免了太乙真人的處罰,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這樣朝令夕改,闡教副教主不就是形同虛設了嗎?
那些流言蜚語並非是空穴來鳳,這樣明顯衝著玉鼎真人和楊戩來的,玉鼎真人懷疑是太乙真人所為,他覺得這件事一定和太乙真人脫不了關係。
但是玉鼎真人手中沒有證據,他只能是先將太乙真人關在乾元山了。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一次,玉鼎真人可是懷疑錯了。
元始天尊也沒有一直留在玉鼎真人的清寧閣,坐了一會兒便走了。
玉鼎真人的玉泉山金霞洞和別的仙山洞府不一樣,那裡存放著一部分玉虛宮的典籍。
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無論玉鼎真人是否在玉泉山,只要是有人到訪,他都能夠第一時間知曉。
楊戩已經將金霞洞裡裡外外都打掃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