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個日日夜夜,玉渺素從來沒有一時片刻忘記自己的心上人。
縱使記憶混亂,忘記了許多事情,關於那個在亳州遇見的姑娘,他還是記得很清楚。
那個從鍾情峰墜落的女子,是落在了玉渺素的心中。
他永遠都無法忘記自己和那個十七歲的姑娘一起經歷過的點點滴滴。
神仙,也不能左右所有的事情,萬事萬物自有其規律,神仙,也不能因一己私慾而輕易更改。
這些年,玉渺素除了在玉泉山種牡丹花,還在悄悄找尋一個人的下落。
他知道石清婉已入輪迴,再世為人,他不想,也不敢再打擾她的人生,他只是想親眼看一下自己的心上人是否安好。
很多地方都有玉渺素的足跡,但是他去過的所有地方,都沒有見到那個令他念念不忘的女子。
自然是見不到的。
元始天尊親自掩蓋的蹤跡,又怎麼會讓他發現呢?
世間傳言玉公子的心上人石清婉是墜落絕情崖而死,魂魄被惡鬼分食,屍身不知所蹤。
但是真相是,石清婉並沒有魂飛魄散,屍身也沒有下落不明。
除了元始天尊,沒有人知道石清婉的魂魄最後被安排在何處投胎。
這件事的真相被掩藏的很好,永遠不會有被揭穿的一天。
元始天尊不說,玉渺素是永遠不會知道的。
曾經他是極度迫切想知道的,但是逐漸的,他也就不再追問了。
不是因為畏懼什麼懲罰,而是他在學著慢慢放下。
歷經世事滄桑,玉渺素已經不是那個只會意氣用事的玉公子了。
這塊一千年的寒玉,聰明機智,九曲心腸,早就是人精了。
當年還是四百歲的小妖怪,就能把太上老君耍得團團轉,又怎麼會是個笨蛋呢?
就算是跟隨在元始天尊身邊數萬年的大弟子南極仙翁都不敢說能摸得清自家師父的脾氣,但是玉渺素卻看得很清楚。
元始天尊從來不需要與玉渺素言明他要什麼,玉渺素就已經把事情辦好了。
玉渺素可以在元始天尊懶得動嘴的時候,打著師尊的名義仗義執言,說的對方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許多年前,是元始天尊護著玉渺素,如今已經變成玉渺素維護元始天尊了。
若是按照規矩而言,護法弟子原該是有兩個的。
但是元始天尊說有玉渺素一人足矣,恰如當年在亳州,玉渺素問元始天尊,老伯只認我這一個乾兒子時得到的回應是一樣的。
如果說這師徒二人之間有什麼隔閡的話,那也就只是石清婉這一件事了。
這個隔閡,從前被人做過文章,險些令師徒反目。
但是當玉渺素被元始天尊從碧遊宮帶回玉虛宮時,這個隔閡已經不會讓師徒二人再生嫌隙了。
老伯只騙過他一次,唯一一次。
造化弄人,身不由己,孰是孰非,又如何能說得清呢?
往事已如過眼雲煙,珍惜當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