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們堂而皇之在鄉衙過夜,大吃大喝。
第二天一早,駱甲透過地圖,找好第二個鄉衙後,把此鄉衙一把火焚燒,然後出發。
————————
“照惠鄉被秦軍焚燬!”
“種平鄉被秦軍燒燬!”
“楊平鄉被秦軍焚燬!”
…………
韓國西邊各地的訊息,密集地傳到新鄭張良這邊,讓張良焦頭爛額,煩躁無比。
現在,鄉衙被焚燬的速度,遠遠快速以往,每天有一個或兩個鄉衙被焚燒。
鄉衙是最基層衙門,因為騎兵肆虐,鄉衙被毀,許多檔案卷宗丟失,明顯影響了對當地的管治,連徵召士兵都受到了影響。
被焚燬鄉衙所管轄的村子,沒有按時完成徵召任務。
韓國可謂是危機四伏。
晚上,張良回到家中。
兒子張不疑道:“父親,我剛讀完《呂氏春秋》,其中有些道理,想跟父親探討。”
張良不耐煩道:“改日改日!沒看我正煩著?”
他進入書房,把房門關上。
張良從來沒有如此焦躁過,在書房來回踱步,思忖著對策。
秦軍大批騎兵入韓地,對韓地破壞極大,卻又躲著步卒不戰。
張良很明白秦國意圖,秦騎兵入韓地,不是為了跟韓軍作戰,而是要儘可能在韓國西邊搞破壞,打擊韓國民心、軍心。
要不要向趙國、齊國求援?
張良決定,等新徵召士兵到位後,如果還不能趕走秦軍,再派人向盟國求援。
他又再想到了一個辦法,立即派人通知西部各個縣,讓各縣通知各鄉衙,準備好毒藥,要是發現有秦兵前來,及時在水井中投毒後才撤走。
————————
十月初七,新安縣。
這天上午,秦軍又掠奪了一處鄉衙。
駱甲和部將們,在鄉衙內飽餐一頓。
楊喜道:“將軍,我們每天掠奪一處或兩處鄉衙,行蹤不定,韓軍騎兵也不好找到我們,如何找到他們滅掉?”
駱甲道:“這事不難,我們暫時在這不走了,訊息肯定很快傳出去,韓軍騎兵必定會來。我們養精蓄銳,以逸待勞,一舉擊垮敵騎兵。”
秦軍在這裡住下,士兵和戰馬都有充足時間歇息,等待敵軍到來。
在鄉衙周邊,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都有士兵巡邏。
初八中午,北風呼呼地吹著,帶來了陣陣寒意。
駱甲和楊喜,還在鄉衙裡睡覺。
剛過午時,一名士兵跑入。
“將軍,敵軍騎兵來了!”
終於等來了,駱甲和楊喜一骨碌起來。
兩人走出鄉衙大門,向東邊望去,果然是騎兵來了。
楊喜興奮道:“上次即使這些韓兵來找我,我還得躲得遠遠的。這次,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在這支一萬九千餘人的秦騎兵中,駱甲是主將,楊喜是副將,下面還有三個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