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文廣離去後,子嬰道:“陳卿家,有何要事?”
陳平道:“陛下,英布、彭越相繼背叛項羽,必定會影響項羽對武將的信任,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大好機會。可讓章邯趁機向項羽進言,跟項羽說不宜再讓非項家的人擔任主將掌握重兵。比如南邊巴郡的主將龍且、副將季布,只要能有章邯再從中運作,必定能促使項羽把這兩人換下來,日後項羽御駕親征,必定會重用項家的人領兵。”
聽到陳平的進言,子嬰大喜。
鍾平道:“右丞相言之有理,這是大好計策啊!”
鄒離向陳平道:“陳丞相雖未統兵,卻能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鄒某佩服。”
子嬰開心道:“陳卿家計策真是妙啊!項羽猜忌部下,讓章邯再從中搞破壞!必定能讓偽楚國內部離心離德。”
被皇帝和其他兩人誇獎,陳平內心興奮,表面上仍然是一副謙虛之色,說道:“陛下曾對臣說過,如果才能把項羽麾下的人才招攬過來,現在機會來了。鍾離昧的家人,臣已經有安排,不久後將會秘密接走。龍且、季布、周蘭、項他、陳嬰等人皆是人才,必定能招攬一部分過來。”
陳平有辦法,子嬰更是大喜。
陳平再道:“至於齊國,因為有明君賢臣,難以離間,只能憑藉軍隊攻城拔寨。”
子嬰道:“只要先收拾了項羽,就算劉邦、蕭何再賢明,在大秦絕對實力面前,失敗已成定局。”
跟臣子們討論完畢後,子嬰當場寫好詔書,這是對彭越的冊封詔書,封彭越為九江王,封地為整個九江郡,先派人送給韓信,再由韓信向彭越宣讀詔書。
隨後,子嬰回到後宮,兒子正在跟兩個母親在一起。
眾人見皇帝到來,齊齊行禮。
禮畢,贏文廣走到皇帝面前,問道:“父皇,兒臣有事要問。”
子嬰道:“何事?為父知無不言。”
贏文廣一臉正經,問道:“陳丞相兼管訓導部,應當還忙得過來,為何不讓他繼續兼管?”
站在不遠處的馮幽蘭、王思,聽著父子倆的對話。
子嬰道:“關鍵不在於是否忙得過來,在於能否有其他臣子勝任訓導令一職。訓導部組建較為匆忙,不得已讓陳平兼任,如今曾陶已足以勝任訓導令,沒必要再讓陳平兼管。”
聽著父皇這麼說,贏文廣仍然不明白。
子嬰繼續道:“大秦國君要治理整個國家,需要許許多多的人才輔佐。大秦朝廷有許許多多權力,不能讓太多權力集於其中一個臣子。陳平作為百官之首,又還掌管情報部門,本身已是權力巨大,不宜讓他掌控太多權力,日後條件成熟,情報部門亦要交給其他人掌管。大秦原本還有太尉一職,在一統天下後,還得重設太尉,分散丞相權力。廣兒,田陳篡齊、三家分晉,你應當懂得。”
太尉職權很重,不僅可以像兵部尚書那樣管理軍務,還可以統兵作戰,是名義上軍隊最高統帥。
不過,調兵需要兵符,兵符掌控在秦國國君身上,沒有國君授予兵符,太尉無法調動軍隊。
自從尉繚辭去太尉一職後,原本太尉的工作,併入丞相官署。
皇帝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兒子完全懂了。
贏文廣點點頭,說道:“父皇,兒臣明白了。大秦的各種權力,權力分散於各臣子,可相互制衡。大秦的軍權,必須掌控在皇帝手上。姜齊最後一任國君齊康公,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一切由齊相田和說了算,齊國權力逐漸被田和掌控,最後弒君篡位。”
“不錯不錯!孺子可教!”
子嬰摸摸兒子的頭,誇讚著。
見兒子這麼聰穎,這麼深得父親喜愛,在旁邊的王思、馮幽蘭也很是歡喜。
子嬰再對王思、馮幽蘭鄭重其事道:“陳平、鄒離、王元三位的太傅之職,名字應當改一改了。”
兩女都不解,馮幽蘭問道:“不知陛下要如何改?”
子嬰道:“應當改為‘太子太傅’。”
聽到皇帝這麼說,馮幽蘭嬌軀劇震,差點站不穩,旁邊的宮女及時扶住她。
兒子十歲了,馮幽蘭苦苦期盼許多,兒子終於要做太子了。
此時的馮幽蘭,興奮、激動,眼淚情不自禁奪眶而出。
贏文廣很懂得如何做,他向父皇噗通跪下,說道:“兒臣謝父皇!”
第二天,麒麟殿朝會。
大業皇帝頒佈兩道詔書。
第一道詔書,是冊封贏文廣為太子;
第二道詔書,是陳平不再兼管訓導部,由曾陶升任訓導令,直接向皇帝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