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箱子被開啟,看著那大量的鋼刀,阿骨兀喜不勝喜,有了這種武器,以後對陣匈奴兵時,月氏兵未必會處於下風,再加上有一萬秦軍進駐,月氏國的安全有了保障。
除了鋼刀外,還有大量的紙張。
在前段時間,鄒離送出少量紙張給月氏王,月氏王和大臣們使用了之後,體驗過了紙張帶來的便利。
再過來是上好的絲綢、茶葉。
月氏國要清點物資,秦國使團同樣要清點財物,這是月氏國用於購買一萬把鋼刀的財物,有金銀珠寶之類,這些可在西域兌換或購買實物。
雙方當面清點物資,登記在冊。
王宮,公主阿絲娜正在書寫著秦篆。
這段時間以來,阿絲娜勤於學習,對秦國的語言、文字、禮儀有了大致瞭解,能夠說出最基本的秦國語言、書寫最基本的文字,能聽懂少部分秦語。
在這段時間,她不斷向使團的人瞭解秦國的一切,對秦國越來越神往,對那英明神武的秦國皇帝,越來越是崇拜,期盼著儘快嫁給這個男人。
這時候,一名宮女跑入,說道:“公主,秦國的聘禮、貨物到了。”
阿絲娜大喜,這意味著,離正式出發的時間更近了。
隨後,月氏王帶著鄒離、餘州來到王宮,設宴款待。
餘州將會長期待在月氏國,阿骨兀對他很是客氣,要跟他搞好關係。
使團現在還不能出發返回秦國,鄒離還得帶著五千把鋼刀前往大宛國,跟對方交換汗血寶馬。
兩天後,鄒離離開月氏城,向西南方向的大宛國進發。
————————
長平之戰,是秦國統一天下前規模最大的戰役,雙方在長平地區對峙三年,原本的防禦工事都還在。
在長平之戰前,丹水東邊就構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稱為“百里石長城”,以拱衛長子城池。
丹水西邊,是秦國構築的壁壘。
在長平之戰時,秦趙雙方各自堅守壁壘,丹水河位於雙方壁壘中間。
結果,糧草產量遠低於秦國的趙國,糧草消耗殆盡,又沒有其他國家援助,不得不主動出戰。
趙軍出戰的四十五萬士卒,除了二百四十名年紀幼小計程車兵外,其餘約有一半戰死,另外一半在趙括戰死後投降被坑殺。
四月初這天,李左車登上丹水東邊最高峰,眺望著丹水東岸的秦軍壁壘,在東岸壁壘上,插滿了秦軍旗幟。
李左車思緒飄回六十六年前,當時趙國跟暴秦在這裡發生大戰,趙軍一敗塗地,損失四十五萬男丁,導致國力大損。
自從復國以來,長平之戰仍然成為趙國君臣們揮之不去的陰影。
如今,趙軍再次在這裡與秦軍對峙,李左車發誓,絕對不會再讓長平之戰的悲劇發生。
這次李左車前來,帶來了五萬趙軍。
齊軍同樣派五萬軍隊前來支援,正行進至趙國境內,等齊軍抵達後,長平地區將會有二十萬軍隊,計劃跟秦軍長期對峙。
戰爭不僅是拼軍力、防禦設施,更要拼國力,要是趙國單獨跟秦軍對峙,趙國耗不起,但再加上齊國就不同了。
二十萬大軍在長平,如果不考慮主動進攻,僅僅是防禦,兵力足夠了。
——————
在丹水西邊高處,王元在這裡遠眺東邊,對面的長城和壁壘,是秦軍難以逾越的防線,只要敵軍兵力足夠,秦軍決難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