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項羽舉行朝會。
首先,是由陶舍公佈調查結果。
劉邦使出這等毒計謀害皇后,又嫁禍給暴秦,讓楚國臣子們都非常憤怒。
季布道:“原以為劉邦是正人君子,沒想到是這等小人。”
英布道:“劉邦區區泗水亭長,本就不是什麼正人君子。”
項莊道:“劉邦敢對大楚動手,必須懲罰!懇請陛下出兵伐齊。”
項伯道:“對,我們師出有名,宰了那劉邦。”
章邯道:“劉邦膽敢做出這樣的事情,要是不給予懲罰,我大楚顏面何存!臣懇請陛下發兵伐齊,滅齊國。”
項聲道:“劉邦這樣做,那是自找死路!”
…………
臣子們義憤填膺,紛紛發言。
跪坐在席子上的項羽站起,大聲道:“朕決定,徵召全國男丁入伍,起傾國之兵伐齊,御駕親征,不滅齊國、不殺劉邦,絕不退兵。”
對於皇帝這個決定,約有一半的臣子支援。
項莊道:“臣願為前鋒!”
英布不甘其後,說道:“臣願率軍參戰。”
有許多武將紛紛表示要跟隨陛下參戰。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有少數人還能保持冷靜的頭腦,項他是其中之一。
他出列大聲道:“陛下,劉邦派人刺殺皇后,這乃是私人恩怨。暴秦跟大楚之仇,乃是國仇。國仇大於私仇,包括齊國在內,全天下皆與暴秦有仇。懇請陛下以國事為重,暫時只聲討齊國、不攻齊,若能滅暴秦,再滅齊不遲。”
陶捨出列道:“陛下,項長史言之有理。臣認為,先滅暴秦,再滅齊。”
討伐齊國的聲音聲勢浩大,皇帝又已作出決定,還有人敢於發出不同聲音,現場暫時安靜下來。
項他的說話,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
章邯駁斥道:“項長史此言差矣,皇帝的家事跟國事密不可分,行刺大楚皇后,就是向楚國宣戰,若不討伐齊國,大楚國威何存?”
項伯介面道:“項工尹說得對,劉邦膽敢向大楚宣戰,我們就一戰滅了齊國。”
項莊冷冷道:“項長史,你的話我不敢苟同。若劉邦向我們宣戰,我們卻不伐齊,那是大楚的恥辱,跟鑽人胯下也不反抗的韓信又有何區別?”
英布道:“三位大人說得對,必須討伐齊國。”
他向項羽道:“臣願為先鋒。”
眾人陸續發言,紛紛駁斥項他之言。
對於這等不明事理的人,項他搖頭嘆息。
項羽朗聲道:“朕意已決,準備徵召所有男丁從軍,先籌備好糧草,待秋收結束後,集結五十萬以上大軍,朕要御駕親征,北上伐齊。”
他對項伯道:“丞相,由你全權處理準備事宜。”
項伯領命。
項羽再對項他道:“項他,你協助丞相處理好!”
項他非常無奈,只得領命。
楚國的人口,目前為五百六十萬,徵召五十萬男人從軍完全沒問題,要不是因為近十年攻秦戰爭,導致損失了二十餘萬男丁,還會有更多女人生下子女,人口能達到六百餘萬。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