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嬰心中嘆息了一下,要重新統一天下,這急不來,除非像有些網路那樣,穿越回古代帶系統開掛。
————————
後宮,這裡同樣有一屋子作為書房,方便嬪妃子女們讀書。
此時,書房內,贏文廣在王元指導下讀著兵書,正讀著《孫子兵法》。
讀了一陣子後,贏文廣問道:“舅舅,為何可半渡而擊?”
王元耐心解答:“廣兒,你想想,在敵人渡河時,有一部分已上岸,另一部分部還在渡河,這時候向敵方發動攻擊,敵人必定會首尾不接,行列混亂。”
贏文廣撓撓頭,想著相關問題,不久後,他問道:“舅舅,敵人主將也讀過兵書,知道要是被半渡而擊,肯定失敗,定會事先防範。”
王元道:“戰場狀況,瞬息萬變,這要看雙方主將能力。看一方主將能否找到破敵機會,也看另外一方是否能不被敵方有機會擊破,還能有破敵之法。這半渡而擊,渡河一方要確保對岸無敵人才能渡河,亦要看防守一方能否迷惑敵軍,在河對岸某地隱藏不被發現,又或者引誘敵軍渡河。”
他又再舉例,在泓水之戰中,宋襄公在楚軍半渡時不願乘人之危,坐失良機,導致最後戰敗。
贏文廣似乎聽懂了。
他又再對《孫子兵法》第一篇提出問題。
“舅舅,兵法有云: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要透過五方面分析,這五方面,大秦跟六國相比如何?”
王元道:“政治、地利、將領、法令這四方面,大秦皆好於六國,就等合適時機出兵剿滅叛軍,收復失地。”
贏文廣又再問,大秦是如何好於他國?
對此,王元都有耐心解答。
說到政治,大秦有大業皇帝這樣的賢明君主,還有許多能臣輔佐,吏治清明,一派欣欣向榮。
說到法令,大秦有秦律作為根本制度,好於東方六國,能比其他國家更有效調動人員耕種、參戰。
說到地利,大秦坐擁關中、蜀地,山川之險是他國無法相比,進可攻退可守。
王元舉例說明,在以項羽為首聯合攻秦時,因為有函谷關阻擋,讓當時兵力、氣勢佔優的叛軍無計可施。
說到將領,王元舉例說出一些大秦有才能的武將,比如韓信、趙佗、李必等人,唯獨沒有提他本人。
王元耐心、詳細講解,好學的贏文廣聽得津津有味,
對於許多道理,贏文廣都能聽懂。
向舅舅請教,讓贏文廣獲益匪淺,他很喜歡舅舅來教他。
他又再提出,想練劍習武。
現在天氣寒冷,王元跟他說,等天氣好些再練。
晚膳時間快到了,王元牽著贏文廣的手來到膳廳,皇后、淑妃、賢妃,以及孩子們都在這。
王思向王元道:“兄長專程來教導廣兒,辛苦了!”
馮幽蘭道:“太傅留下來一同用膳!”
王元正想推辭,皇帝的聲音傳了進來。
“既然來了,當然要留下來用膳!”
話說完時,子嬰已走到膳廳門口。
皇帝到來,所有人都起身齊齊行禮。
子嬰道:“兄長來了,就當一家人那般用膳,更何況兄長教導廣兒,怎可不用膳就走。”
皇帝都發話了,王元只得留下來。
吃過飯後,子嬰單獨向王元瞭解兒子情況,王元那是讚不絕口,說廣兒既好學,又很有悟性,基本上都是一教就會,偶爾還能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