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中旬這天,曾陶率訓導部官吏抵達陝縣縣城。
縣令鮑良出來迎接。
曾陶道:“鮑縣令棄暗投明,皇帝陛下在朝會上,親口讚賞。”
皇帝居然親口讚賞,鮑良興奮激動,謙虛道:“我本是秦人,本是大秦之官,為朝廷效命是本分。”
接著,曾陶再向鮑良瞭解本縣具體情況。
本縣原本是韓地,但很早就被秦國所佔,這裡的人長期為秦人,因十數年前徭役繁重,許多人反感秦國。
本來,在張良實行商君之法後,本縣百姓對韓國朝廷擁護度比較高,後來張良大量徵召男丁從軍,主動攻秦慘敗,未得軍功白白戰死,那些戰死士兵的家人,大多怨恨韓國朝廷。
總體來說,本縣對秦國反感的百姓不超過一半。
鮑良講述完畢後,好奇問道:“曾大人,訓導部是作何差事?之前從未聽說有訓導部。”
曾陶笑笑道:“陛下組建訓導部,是為教化一切都要教化之人,讓天下萬民歸心。比如上次五國攻秦,有八萬餘降兵,在訓導部教化下,絕大多數已歸心。”
接下來,曾陶傳達朝廷之命,本縣免賦稅徭役一年,張榜公告。
民眾得知後,歡天喜地。
僅僅是這一招,就得到了許多民眾支援。
跟隨訓導隊而來的,是秦國派來的一些官吏,縣衙正式運作起來。
有效管治縣城後,接下來是重新任命各鄉衙官吏。
在各級官吏中,部分是由秦國派來,有部分是原韓國官吏,搖身一變成為秦國官吏。
————————
從秦軍入韓地後,很少有韓軍敢於出來迎戰,只能據守各城池、隘口。
新安以後的官道,道路上都有一層雜草。
這是丁凱做的手腳。
在普通地面上,要是有被挖過的痕跡,一眼就能看出來。
要是地面都撒上一層雜草,就看不出何處有陷阱,只能逐一檢查,行動非常緩慢。
韓信接到報告,由範目所率領的部隊,在宜陽地區跟韓軍發生多次小規模戰鬥。
宜陽地區多山,當地韓軍並未出戰,而是在多個險要之地據險而守,給秦軍造成一些麻煩。
在這時期,宜陽最有名的是鐵礦,戰略地位很重要。
一旦韓國失去宜陽,鐵礦會比較緊缺。
在秦武王時期,秦武王派甘茂攻宜陽,圍困城池數月,最終勝利,共斬首韓軍六萬。
要是從官道上緩慢推進,速度太慢,必須要在趙軍援軍趕到黃河北岸前奪取洛陽,阻止趙軍渡河馳援。
韓信派人給範目傳令,攻取宜陽後,快速從宜陽向洛陽推進,可派一支兵從洛水河水路推進。
這天,韓信又再大帳中吃烤肉,鄒離來找到他。
韓信客客氣氣道:“鄒大人來找本將軍有何事?”
鄒離道:“將軍忘了,陛下派本官來韓地的使命?”
韓通道:“本將軍自然記得,鄒大人是為了勸降敵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