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了二月份,春意更濃,春暖花開。
在隴西的聯軍士兵們,士氣卻更為低落。
儘管這時候,聯軍離關中更近了,前鋒已到了隴西郡和內史區交界處。
但是,這推進速度太慢了,每推進一小段距離,都要付出代價,大半年下來,許多士兵出現厭戰情緒。
在武關對面的項羽,一直都等待著鄒離的訊息,卻一直都沒有訊息傳來,有些不耐煩了。
在彭城的范增,得知在秦國的三個探子都被抓獲了,為之鬱悶起來,也慶幸幸虧還留有後手。
————————
二月初這天,趙佗帶兵回到咸陽。
他只帶回了兩萬兵,另外一萬鎮守漢中西大門。
在此之前,趙佗專門領兵向西,翻山越嶺,殲滅了不少潛藏在漢水一帶的敵兵。
子嬰召趙佗商討戰事,把尉繚、陳平一同召來。
“趙將軍提議,待我軍兵出蕭關,南北夾擊後,再由他領兵東出函谷關,突襲函谷關對面的齊、韓聯軍,若有機會,再突入韓國境內,兩位卿家認為如何?”
尉繚道:“臣贊同趙將軍建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或許能收到奇效。張良甚是可惡,反秦之心太甚,雖不能滅韓國,也給張良下馬威。”
陳平道:“需要注意的,是南邊的楚軍。若我軍出函谷關過久,項羽有可能會派兵切斷後路。項羽雖然跟三國交惡,但若有機會,不排除項羽會派兵北上。”
趙佗道:“陛下,臣對此有所考慮。定不會戀戰,會及時撤回函谷關。”
子嬰道:“趙將軍,朕可讓你領兵出關,可給不了多少兵馬。確保西邊戰事勝利,才是要緊之事。兵出函谷,突襲敵軍,這只是錦上添花。”
趙佗道:“陛下,臣只需三萬精兵,定能取勝。”
子嬰道:“趙將軍勇氣可嘉,朕答應你,給你這個機會。”
趙佗大喜,恭敬謝恩。
在給趙佗的三萬軍隊中,有五千是騎兵。
在戰爭開始後,隴山地區繼續訓練騎兵,這大半年來,原本騎兵中的新兵,又有五千人達到了合格水準。
這樣一來,秦國合格的騎兵已達到了五萬。
——————————
汧縣,隴山,皇帝行宮。
嬴子嬰再次來到這裡,要徹底打敗西邊的敵軍後,才會回咸陽。
戰略反擊的時機差不多已成熟了。
行宮書房,子嬰在看著蕭關一帶地形圖。
王元進得書房,向子嬰行君臣之禮。
子嬰道:“若由你來統兵,從蕭關出兵,該如何打?”
王元來到地圖前,說道:“關鍵在於三點。第一,是打敗敵軍糧草隊,糧草運輸有大量匈奴兵護送,我軍騎兵也不少,配備有小連弩,應當能打敗匈奴兵;第二,堵截北邊的匈奴兵南下支援;第三,從蕭關往南攻、隴西之兵反擊,南北夾擊。若這三點做好,我軍勝券在握。更具體事宜,需根據戰局情況隨機應變,臨機決斷。”
子嬰道:“內兄啊!我讓你做主將,或許會有人認為,是有看在親家關係。這一仗,你要給我打好了,讓大家都看看,你能統率大軍,不是因為跟皇帝是親家,而是你有能力。”
王元恭敬行禮,道:“請陛下放心,此戰定不會有失,臣定會凱旋歸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