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左邊援軍來了!”
韓王信又再看向後側右邊,一支兵馬向這邊而來,這是王賀部隊。
三萬兩千人出戰,組成大方陣,短短半天時間,只剩下區區數千殘兵,可謂是慘敗。
韓王信只得命令這數千人後退,向王賀部靠攏。
秦軍長矛兵、騎兵,一直推進至離敵主將只有百餘丈距離停下。
因為敵援軍趕來,有一批弓弩兵排好隊伍,嚴陣以待,再向前只會被射殺。
趙佗傳令,讓士兵有序後撤,步卒在後撤時,把已方陣亡或受傷倒地騎兵的小連弩全部撿起來帶回。
秦軍受傷士兵,或被同伴扶著、或被抬著回去,醫官、醫卒火速救治。
韓軍倒地的傷兵卻沒那麼幸運了,全部被秦兵補殺。
出戰的秦兵全部撤回來後,再重新列陣。
車兵損失比較大,只剩下六十五輛戰車。
這次出戰,獲得大勝利,那些車兵死得很有價值。
這時,桓斌帶著一萬士卒趕到,他一人來到趙佗戰車旁邊。
趙佗問道:“你帶來多少弓弩兵?”
桓斌道:“稟將軍,有三千弓弩兵。”
在趙佗率軍出戰後,在留守函谷關的兩萬士兵中,有弓弩兵五千。
他再傳令,把剩餘兩千弓弩兵也調派出來。
在方陣對面,韓軍數千殘兵和王賀部兩萬人匯合,再重新列陣。
在韓軍後方,是由杜真率領的一萬秦兵。
在這批秦兵東邊,是出營寨支援的齊兵。
齊兵士氣不高,戰意不濃。
杜真派出一批弓弩兵阻擋,齊兵便不敢再前進。
很快,函谷關兩千弓弩兵也趕到了。
原本三萬軍隊,有弓弩兵五千,作戰中折損數百,再加上支援的五千弓弩兵,趙佗手中共有九千餘弓弩兵。
趙佗仔細觀察著情況,韓軍營寨前門已被堵住,韓兵無法回營,後方又有杜真的一萬士兵,韓王信暫時扼制住潰敗,重新列陣。
韓軍剛剛慘敗,士氣低迷,在如此情況下,韓王信兩萬餘兵馬,面對人數多餘自身的秦軍,一點勝算都沒有。
桓斌對趙佗道:“末將願率一隊兵馬,前往南邊山腳下,堵住敵軍退路,來個甕中捉鱉,把這些韓軍全部幹掉。”
韓軍前邊是秦軍主力,後面是還有一萬秦軍,右邊是堵住營壘大門的秦軍弩兵,唯有左邊是山林,這是唯一可逃跑之處。
趙佗道:“不,如若讓敵兵眼睜睜看到我軍堵住全部退路,他們退無可退,死路一條,反而會狗急跳牆,跟我軍拼死一搏,得讓他們看到逃跑的希望。”
桓斌不解道:“那如若我軍再出擊,敵軍打不過,必定逃跑,難不成眼睜睜看著他們上山跑了!”
趙佗對此胸有成竹,說道:“誰說要任由敵軍逃跑。待我軍再發起進攻後,你帶五千兵士,悄悄地從東邊上山,潛伏在山林中,等敵軍逃跑上山後,再將其殺之!”
還是趙佗將軍有辦法,桓斌興奮起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