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蕭關,立下首功,李將軍打得好!”
策馬來到糧草隊這邊,這裡有大批馬車,每輛馬車上都著一袋袋糧食,不僅殺敵立功,繳獲有價值的戰利品也算立功。
王元叫人開啟查驗,袋子裡裝的都是穀物。
清點糧草數量後,他命馮勉把糧食運送回去。
王元策馬向北,一路上都能看到敵兵屍體,偶爾能看到秦兵屍體。
敵兵倒下後,有些戰馬四處狂奔,有些戰馬則是在原地吃草。
這些都是匈奴良馬,王元又再命人把戰馬帶回去。
一直來到前鋒所在位置。
校尉和各個軍候,都過來見過王元。
當天,有大批人員核算軍功和戰利品。
經過核算,殺匈奴兵6748人、趙兵4985人;繳獲戰馬3661匹,以及滿足二十萬士兵一個月口糧所需的穀物。
已方士兵戰死923人,重傷211人。
王元派人趕往隴山,向皇帝報告戰況。
——————————
“太好了!王元打得好!”
子嬰接到戰報後,十分高興,派人把這個捷報告之韓信,讓韓信那邊見機行事,選擇出擊時機。
現在已開始戰略反攻,沒必要再遮遮掩掩,子嬰公開頒佈詔書,詔書中闡述跟一切敵人決戰到底的堅強決心,表示會消滅一切敢於侵犯大秦的敵人。
那些俘獲的匈奴馬匹,會被帶到隴山,由那邊安排配備給騎兵。
很快,在秦國各郡縣的公告欄上,都貼著詔書內容,大大振奮了軍心、民心。
蕭關關城內,王元進行最新軍事部署。
蕭關守軍、蕭關外的都尉謝楷,都暫時劃歸王元指揮。
在蕭關正面和以北四十里區域內,每天有騎兵巡邏,如果發現來犯敵軍,堅決打擊。
王元交代李必要死死擋住匈奴兵後,帶著剩餘七萬兵馬,向南推進。
敵軍是在隴西南邊,這裡離敵軍所在地還有大段距離。
越是往南,山地佔比越多,蕭關外不屬於秦國國土,蕭關外以南原本是羌人地域,秦軍不熟悉地形。
這裡原本人煙稀少,大多數地方一片荒蕪,好在有聯軍行進和駐紮的痕跡,時常有敵軍運糧隊透過,已經有了專門的行軍道路,因為要供馬車通行,道路不算小,那便宜了秦軍,便於秦軍行軍。
——————————
此時的冒頓,正在河套地區的南套平原。
狼狽而逃的扎桑,灰頭土臉回到南套平原,向冒頓報告。
什麼?秦軍居然有可連續射箭的武器?
冒頓大吃一驚。
扎桑道:“單于,秦兵每人都有那種可怕武器,箭射得太快了,我們實在擋不住。”
冒頓來回踱步著,在思考著相關問題。
在此前的作戰中,秦軍一直沒有使用此種武器,一直沒有出蕭關。
如今秦軍出蕭關,突然間使用此種武器,肯定是早有預謀。
冒頓有軍事天賦,能征善戰,沒多久就想通了相關問題。
秦軍騎兵有此種武器,作戰時有大優勢,從蕭關出擊,顯然是為了截斷糧道,而這時候才出擊,是等到在隴西的主力深陷泥潭。
那麼,從蕭關出兵的秦軍,很有可能會往南推進,跟在隴西的秦軍夾攻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