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向皇帝跪下,恭敬道:“臣定當竭盡全力,以報陛下之恩。”
——————————
南海郡,番禺城,郡尉府邸。
此時的任囂,躺在床榻上,已處於彌留之際。
任囂並沒有嚴重疾病,是身體機能衰竭,自感時日無多。
“扶我…起來!”
家人扶起任囂。
床榻前放著一張桌子,方便任囂書寫。
任囂那顫抖的右手,艱難地拿起毛筆,他回想自己的一生,當初受始皇帝信任,領兵南征百越,征服嶺南後,又再鎮守嶺南十餘年,使得當地人心歸服。
他自覺這一生,對得起大秦,對得起兩任皇帝。
任囂緩緩在紙張上寫著,這是寫給皇帝的書信。
寫好書信後,派人去咸陽送給皇帝,他又再重新躺下。
數日後,番禺城傳出訊息,任囂歸天了。
任囂在當地深得民心,他的逝世,讓許多人為之傷心。
——————————
“殺……”
漢中郡西邊山林,秦軍跟趙軍發生戰鬥,這只是小規模戰鬥。
在漢中郡西部,由趙佗指揮的秦軍,在平原與山地交接處駐紮,扼守著漢中西大門。
自從來到這裡後,趙軍頻繁來襲擾,都是小股部隊。
來襲擾的趙軍,很少會跟秦軍纏鬥,一般會在秦軍接近之前撤離
,目的是牽制秦軍。
只有少數時候,趙軍出現來不及撤離的情況,有或者被秦軍包圍,才會有小股部隊被全殲的情況。
一直到一月初,趙佗部下累計只殺敵兩千餘人。
接連傳出隴西那邊的捷報,讓趙佗羨慕得緊,對於自身立不了軍功,趙佗十分難受。
之前在隴山,趙佗因為沒有領兵作戰機會,才主動要求來這裡,可來到這裡,卻只能獲得微量軍功,同樣沒意思。
在漢水與漢中平原交界處,趙佗駐紮在這,這裡有數千士卒,其餘士卒分散部署在各處。
這天,都尉陳雙道:“趙將軍,在隴西、函谷關、武關的人,皆有立功,我們來這數月,卻只殺敵兩千,末將憋得難受。”
趙佗長嘆一聲,說道:“我何嘗不難受,我會向陛下稟明,爭取讓陛下給我們重任,爭取北上殺敵。”
當天,趙佗提筆,在紙張上書寫。
他向皇帝提議,在隴西前後夾擊西邊敵人的同時,可從函谷關出兵突襲敵軍,定能讓齊、韓聯軍措手不及,若有機會,還可揮兵入韓國境內,狠狠教訓韓國。
趙佗在信中自告奮勇,希望能由他率軍出函谷關。
7017k